美國之音報導,中東茉莉花落地中國已經兩月有餘。隨著政府的遏制嚴打,其聲勢似乎急劇萎縮,不過,茉莉花信息平臺仍然不間斷地發送出「不消逝的電波」,號召人們5月1日舉行第11波集會,繼續引發關注。
茉莉花旗幟誓言不倒
美國《紐約時報》在28日發表的採訪報導中說,居住紐約曼哈頓上城區的27歲中國青年「華哥」就是「電波」發送者之一。
自稱「格拉古」(Gaius Gracchus,古羅馬改革者)的「華哥」對《紐約時報》表示,「我們的團隊還在擴大,茉莉花革命就像一面旗幟,飄揚在外等待需要它的人來摘取。」
中國茉莉花的始發陣地博訊網被攻擊之後,「華哥」在谷歌另建茉莉花運動博客,吸引到註冊訪客60多萬,其中多數居住中國大陸;此外,他的茉莉花電郵群名單超過3千。
茉莉運動點燃希望與恐懼
《紐約時報》評論說,熟練操作網路通訊的網際網路行家「華哥」是高舉茉莉花之旗的代表之一,是異議人士的希望,也是中國當政者的擔憂;對於雙方而言,每年因為環境、征地和腐敗等系列問題而分別爆發的抗議事件都有可能發展成為全國性的運動。
中國茉莉花革命近來幾近銷聲,僅有警方肩負任重道遠的任務。他們每星期天例行「赴約」,封鎖北京、上海和其他城市的重要場所,以阻斷串聯集會。
現代革命並非你死我活
香港《開放雜誌》編輯蔡詠梅對美國之音說,「茉莉花革命」的真實意義為呼籲變革,以最平和的途徑實現社會的有序改變,而非傳統意義上你死我活的血風腥雨。
蔡詠梅說:「中國目前集權主義的政權形式不能再繼續下去。這種革命無論是自上而下的改革還是社會內部的逐步變化,都不是指狹義的革命,而是一個更加廣義的變革。這個問題中國體制內的人士在談論,溫家寶也在談論。」
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日前在馬來西亞會見當地華人華僑和留學生等代表時說,目前正在進行政治體制和經濟體制等多項改革,要實現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改善長期以來經濟和社會發展不平衡,「一條腿長、一條腿短的問題」,並且「實現人的自由和全面發展」。
署名孔識仁的臺灣作者28日在海外中文論壇上發文提出的中國「中東論」指出,對於中國而言「成也中東,敗也中東」-- 中東茉莉花的成因在中國有驚人的相似;本.拉登對美國的911襲擊一度使得中東取代中國成為美國的頭號敵人,「本.拉登攪局,中共脫身」;中東民主化將使得中國當今政府重新成為西方的遏制目標。
茉莉花致兩敗俱傷
也有分析對茉莉花運動提出質疑。他們指出,舉行廣泛抗議的號召不僅收效甚微,反而激怒了當局,導致活動人士近兩月來遭遇大舉逮捕,可謂「得不償失」。
澳大利亞時事評論人士張鶴慈對美國之音表示,社會變革應該根植於國家自身的土壤,茉莉花作為新鮮的「舶來品」起不到符合人們期待的作用。
張鶴慈說:「目前來看,整個茉莉花行動仍然局勢不明,包括突尼西亞和埃及都有大量民族和宗教問題。在世界比較亂的情況下,不是中國搞運動的時候。而且以外部設計的方式根本不應該,只有國內啟動外部配合才是可行的途徑。人為設計出來的茉莉花是不可能成功的。」
張鶴慈說,中國版本茉莉花除了讓政府因為鎮壓而在國際社會聲名狼籍之外,在保存異見力量上起到了適得其反的作用。倡導公民社會的活躍份子紛紛遭遇失蹤、關押甚至判刑,民主氣氛受到嚴重挫敗。
重大群體事件每週有
《開放雜誌》的蔡詠梅表示,國際網際網路時代已經模糊了國家內外的界限和概念;中國茉莉花運動雖然直接效果甚微,但是中國政府的嚴陣以待恰恰顯示它的脆弱和恐懼。
按照中國官方定義,參與人數在300以上、1000以下的為重大群體事件;人數超過1000的為特別重大群體事件。目前中國一週內至少發生一起重大群體事件,三週內至少發生一起特大群體事件。
刊文「獨立評論」的署名孔識仁預測,中東將「成為中共瓦解的開始」。
- 關鍵字搜索:
- 茉莉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