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哈佛做講座之後,我寫了一篇感想文章,說哈佛的學習氛圍很濃。文章發表後,一位哈佛學生給我發來一封郵件,說哈佛校園中,學生們的討論很熱烈,是事實,但這可不是學生們都愛討論,他們也是沒辦法,因為老師有這樣的要求,不參加討論會,可能很快就跟不上課程。
他想告訴我的是,大學的學習氛圍,是由學校對人才培養嚴格要求、重視教學所帶來的,不是靠學生們的自覺。這與國內大學近年來反覆強調「學風建設」,很是不同。在「學風建設」中,學校、老師反覆教育學生們,要主動學習、要愛學習。可似乎學生就是主動不起來,該逃的課還是逃。
其實,我在幾所美國大學參觀時,陪同的學生,都談到了這一點。一位在MIT(麻省理工學院)讀大二的中國留學生告訴我,他是世界奧林匹克物理競賽金獎獲得者,高中畢業時保送進了北大,進了北大之後,一個學期選10門課,甚至更多,都沒問題,因為只要學期結束,考試通過,就可以了。他覺得大學的日子基本上是在混中度過。
一個同樣和他保送進北大的同學,混到大二,因為長期缺課去打遊戲,最終多門考試不及格被退學。他覺得這樣混下去,實在對不起自己,因此申請MIT,到這裡繼續讀大二。到了MIT,雖然只選了五門課,但他感到異常的繁忙,因為每門課,老師都要求要閱讀大量的書,有的課,還必須做大量的實驗,稍微掉以輕心,就跟不上,在他們的同學中,晚上在圖書館熬夜看書到深夜的情形,十分普遍。
這位同學告訴我,他曾經對大學十分失望,而到了MIT,才發現自己以前上的哪是大學啊。他說,他對此的感受最有說服力,因為其他的本科生,大多是直接高中畢業後來留學;而研究生們,感受不到本科生教育。聽了他的話,我在想,這可以解釋,為何近年來會出現中國留學生捐巨資給自己的美國母校卻不捐給中國母校。
我國大學,也反覆在談提高本科教育的質量,要對學生提出嚴格的要求,可是,這只是說說而已。重視本科教育,意味著必須要求教授們把大量的時間用到課程設計、課程教學中,可我國大學的教授們,在高校強調論文、課題、經費的現實中,是不願意在這方面花「無謂」的精力的。這樣的教育教學環境,幾乎在一夜之間,就可摧毀學生們對大學的美好期望。我國很多高中畢業生,懷著美麗的大學夢進入校園,上完第一節課之後,就從夢想回到「現實」--原來夢想中的大學竟是這個樣子。而對於學生們在大學裡的「不認真」,大學將其原因歸為學生的學習態度不端正,進入大學沒有進入角色。
我也曾對大學新生分析過,大學的教學環境與中學不同,要求學生自主管理、自我規劃。但這次觀察哈佛學生的學習,才明白,學生自主管理、自我規劃沒有錯,可老師教育教學的高度投入、負責,對課程的嚴格要求,是學生進行有效自我管理、規劃的基本前提。哈佛本科生的課,安排得並不多,但學生們忙,就忙在到圖書館看書、查資料、準備討論會,以及撰寫課程論文。
最近,數所世界名校的網上公開課受到國內大學生、白領的追捧,很多人的感慨是,看了這些課,才知道自己以前上的不是大學。這和那位來自北大的留學生的感受很相近。但一位哈佛學生告訴我,這些網上公開課並不是最精彩的,精彩的是討論課。哈佛的討論課,一般只有八九人(學校規定,課程參加人數不得超過八九人,人數太多,有的學生無法參與,這與我們課程強調規模,以數量來論課程歡迎程度完全不同)。在討論課上,教師只是引導者,學生自由發言討論,大家在討論中,能相互學到很多知識,思維能力、表達能力也在這一過程中得到培養和鍛練。
我在衛斯理女子學院參觀時,一位同學說,她們有很多學生自己組織的活動,比如在上一週,就討論利比亞的局勢,我想,這些討論,是屬於學生自發的。而他們的「自發」,不正是源自於已經養成的學習與討論習慣,以及鼓勵學生所有話題均可自由發表意見的整體氛圍嗎?
有什麼樣的學校定位,有怎樣的學校風格,就有怎樣的學生。美國的大學,可以讓學生在忙碌中熱愛學校,融入大學,而我國的大學,卻讓一個個好學生把「混」字掛在嘴邊。如果要說差距,這是我國大學與國外名校最大的差距。如何趕上這些名校,國外學生們的感受最深處,也就是我國大學最應該做的。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原來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