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參議院常設調查委員會4月13日公布了長達635頁的金融危機調查報告。報告認為利益衝突、過度冒險以及乏力的聯邦監管等原因導致了金融危機,令美國陷入上世紀三十年代「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報告還指控包括高盛集團在內的多家華爾街金融機構涉嫌誤導客戶、操縱市場。外界評價這份報告是迄今為止美國官方對華爾街在金融危機中所扮演的角色做出的「最嚴厲抨擊」。
揭秘金融危機「背後故事」
報告新增700餘份新證據。通過細節調查,報告從四個方面分析了金融危機的成因,分別是高風險抵押貸款、監管不力、不切實際的信用評級以及投行扮演的角色。
參議院調查團隊花了兩年時間從華盛頓互惠銀行、高盛集團、德意志銀行和包括美國儲蓄機構監理局在內的各監管機構收集到上千份絕密電郵和文件,並對其進行了分析研究。雖然該報告未能拿出相關機構存在欺詐行為的明確證據,但報告所披露的包括電子郵件、備忘錄等在內的大量細節向外界展示了造成此次嚴重金融危機的「背後的故事」。
「我們的調查發現,金融體系充斥著貪婪、利益衝突以及違規行為。」參議院常設調查小組委員會主席、密歇根州民主黨參議員卡爾•萊文在報告公布當天的一份聲明中表示:「高風險借貸、監管乏力、不切實際的信用評級以及華爾街機構參與存在大量利益衝突的交易,令美國金融體系被不良資產侵蝕,並且破壞了美國市場的公信力。」
萊文稱,此次調查披露了金融機構如何有意利用他們的客戶和投資者,評級機構如何給予高風險證券AAA的評級,監管層如何無所作為,沒能控制那些存在風險的活動。他總結說:「整個事件到處充斥著猖獗的利益衝突。」
與萊文一同在該報告上簽字的共和黨參議員湯姆•科伯恩也指責聯邦監管機構對問題視而不見,華爾街銀行家貪得無厭。他指出,一些金融機構缺乏道德觀念,在面對利益衝突時只為自己牟利,而毫不關心客戶的利益。
與今年1月美國金融危機調查委員會發布的引起政治分歧的報告不同,參議院的這份報告獲得了兩黨的共同支持。科伯恩對此表示,此次報告比1月份的報告更加嚴厲,上份報告「根本沒有披露一些重要問題」。
此次報告還提出19項建議,要求對美國金融體系進行相關調整。包括針對金融機構自營交易執行嚴格的新監管法則,美國證交會對信用評級機構的排名需根據其評級的準確性,發展低風險抵押產品,尋求更高的市場透明度等。
點名批評華爾街機構
在本次報告中,華爾街依然是被攻擊的「靶心」,而且報告在原有基礎上擴大了攻擊範圍,華盛頓互惠銀行、美國儲蓄機構監理局、穆迪和標普兩大評級機構以及德意志銀行都被點名批評。
報告指出,原全美最大儲蓄金融機構之一的華盛頓互惠銀行在2005年曾採取一項高風險房屋貸款策略,激進地向華爾街以及「兩房」出售高風險抵押貸款,而彼時包括該行高層在內的相關人士都曾警告房市泡沫存在破滅風險。而2003-2008年間,美國儲蓄機構監理局在已經記錄華盛頓互惠銀行存在500項重大疏漏的情況下,並沒有對其採取任何調查行動。最終,資產規模高達3000億美元的華盛頓互惠銀行因不堪債務重負於2008年9月宣布破產。
報告同時指責評級機構「不切實際的信用評級」誤導了投資者。報告指出,穆迪和標準普爾等評級機構大量收取評級費用,並在2007年7月大規模調降抵押相關投資產品評級,造成金融市場震動,成為金融危機的最直接導火索。
報告還深入調查了投行在金融危機中扮演的角色,最主要的調查對象依然是高盛集團。報告指出高盛設計、承銷、發行的結構性融資產品給投資者帶來數十億美元損失,但該行憑藉做空抵押貸款市場獲利。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美參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