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禿毛」企鵝頻現大西洋 喜暖怕冷(圖)

 2011-04-15 09:47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1
    小字


「禿毛」的企鵝幼仔模樣讓人揪心

最近幾年,科學家在南大西洋兩岸都發現了「禿毛」的企鵝幼仔,它們「一毛不拔」的樣子令人揪心。然而讓科學家感到困惑的是,該病病因目前不明。國際野生生物保護學會的專家迪·波斯瑪在接受記者郵件採訪時表示,罪魁禍首可能有病毒、甲狀腺混亂、營養失衡或基因。

在企鵝兩個種群中被發現

在阿根廷大西洋沿岸的東波角,有著世界上最大的麥哲倫企鵝的繁殖地。波斯瑪告訴記者,2007年,她突然在企鵝群中發現一隻沒有毛的幼仔。「我們每年都要與數千隻企鵝幼仔打交道。所以當我們發現這隻"禿毛"幼仔時,就知道這是一種新情況。」她說。

在此之前的2006年,科學家在南非開普頓的一個保護中心首次發現了「禿毛」的企鵝幼仔,初定為「羽毛紊亂症」。那一年,當地59%的黑足企鵝幼仔出現掉毛現象。第二年,比例上升至97%。

波斯瑪表示,目前她正在和南非、阿根廷以及美國華盛頓大學的科學家一同研究這種現象。「我們目前僅在黑足企鵝和麥哲倫企鵝兩個種群中發現這種病症。就麥哲倫企鵝來說,已經有4個不同的聚集地出現了這一現象。」她說。

「禿毛」企鵝幼仔喜暖怕冷

波斯瑪說:「羽毛紊亂症在大多數野生鳥類中並不常見。我們必須進一步研究,找出病因,以及它是否會傳播到其他企鵝種群中去。」

據瞭解,「禿毛」的企鵝幼仔最終會長出新羽毛。但是科學家在南非和阿根廷均觀察到,它們羽毛的生長速度要比那些有毛的同伴緩慢。波斯瑪說,「禿毛」的幼仔更能忍受炎熱的天氣,但在低溫下也更容易死亡。在阿根廷,「禿毛」企鵝喜歡在正午的太陽下徘徊,而它們的同伴則更愛待在陰涼的地方。

由於失去天然的保暖衣,「禿毛」幼仔需要消耗更多能量來維持身體的溫度。因此,它們的體型和體重都比正常同伴要小得多。

雖然目前這種症狀的企鵝數量僅佔少數,但科學家擔心,這種病症將增加企鵝的死亡率。「我們必須知道如何制止羽毛紊亂症的蔓延,企鵝已經飽受石油污染、氣候變化等問題的威脅。我們不能讓這種病症再雪上加霜。」波斯瑪說。

来源:新聞晨報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