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國際權威書籍:中國大飢荒約4千萬人死於飢餓

作者:鐘波  2011-04-14 21:16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5
    小字

安徽亳縣1960年三次調查人口數量

梁志遠,1930年生,安徽亳州人。1948年參加革命,195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三年「大躍進」期間,先後任亳縣人委(政府)辦公室副主任、中共縣委農村工作部生活福利科科長。他根據保留下來的近百萬字的《農村工作筆記》,就「大躍進」在亳縣的一些情況作了一次回顧,下面是節錄其中的一小段:

[1960年5月上旬,縣委為了對死亡人數做到有數,要我安排一個大隊進行人口死亡比例調查。我分姓名、性別、年齡、死亡時間、死亡原因等內容擬好提綱,交縣委生活檢查組王心齋等人去古城公社李沃大隊調查。該大隊原有3130人,1960年1月1日到5月8日共死亡771人(不含外流死亡在他鄉的),佔總人口數的25.3%。我向縣委匯報後,縣委認為「死亡比例太大,選點不准,重新選點調查」。接著由縣委書記親自選點,以十河公社十河大隊為中等大隊,我派縣委生活檢查組李運曾等人前去調查,結果該大隊從1960年1月1日到5月15日共死亡901人,佔總人口數2980人的29.15%。1960年底,我又在雙溝公社王閣大隊調查了偏重的大王、支廟等6個村莊,它們原有127戶,共575人,兩年死亡239人,佔原有人口的41.5%,死絕的18戶佔原戶數的13%。其中小李莊原有75人,死亡36人,佔原有人口的48%;小許莊65人,死亡32人,佔原有人口的49%。][1]

已經公開的全國人口赤字

按照1983年解開絕密才公開的人口數據,整個毛澤東統治區,1960年淨減少人口1000萬(67207萬-66207萬),1961年淨減少人口348萬(66207萬-65859萬)。各省人口災難差別很大,有的省出現了人口赤字,有的省沒有人口赤字。

下面展示十三個省區1960年的人口赤字數據:
河北12萬(3791萬-3779萬)。江蘇44萬(4290萬-4246萬)。安徽384萬(3427萬-3043萬)。山東185萬(5373萬-5188萬)。河南161萬(4979萬-4818萬)。湖北21萬(3173萬-3152萬)。湖南123萬(3692萬-3569萬)。廣西33萬(2205萬-2172萬)。雲南17萬(1912萬-1895萬)。貴州101萬(1744萬-1643萬)。四川277萬(6897萬-6620萬)。甘肅49萬(1294萬-1245萬)。青海11萬(260萬-249萬)。[2]

上述13省區冀、蘇、皖、魯、豫、鄂、湘、桂、雲、貴、川、甘、青合計,1960年淨減少人口1418萬。

我看過的一些不帶統計數據的書籍、資料,都是把河南當作人口損失最大災區來說事的,殊不知在公開數據的連續人口減少數量排行榜上,河南176萬(1959年4979萬—1961年4803萬),排在四川622萬(1957年7081萬—1961年6459萬)、安徽439萬(1959年3427萬—1961年2988萬)、山東234萬(1958年5422萬—1960年5188萬)、湖南184萬(1959年3692萬—1961年3508萬)之後,只能列第五名。在人口連續淨減少比例的排行榜上,河南3.53%,排在青海21.15%、安徽12.81%、四川8.78%、貴州6.88%、甘肅6.41%、湖南4.98%、山東4.32%之後,只能列第八名。

湖南湘潭、湘鄉人口赤字

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彭德懷、中國共產黨主席毛澤東的家鄉湖南省湘潭縣,是毛澤東人禍大飢荒重災區:
1958年淨減少人口23062(743353-720291),比1957年底人口淨減少3.1%;1959年淨減少人口15428(720291-704863),比1958年底人口淨減少2.14%;1960年淨減少人口13663(704863-691200),比1959年底人口淨減少1.94%。[3]

1958至1960年毛澤東人禍大躍進期間,三年時間湘潭縣淨減少人口52153。

湘潭縣旁邊的湘鄉縣,中國人民解放軍大將陳賡、譚政的家鄉,1958∼1962年5年內共出生48533人,死亡92823人,自然負增長44290人。[4]

人口數據打假

以1964年7月1日0時為標準時間的第二次人口普查,不包括港澳臺地區的全國人口數為694581759人[5],這應該是一個比較可信的人口數據。如果以萬人為單位四舍五入人口數,1964年7月1日0時人口數可記為69458萬人。普查人口數69458萬,比之1963年底人口數69172萬,結論1964年上半年增加了286萬人,比之1964年底人口數70499萬,結論1964年下半年增加了1041萬人。1964年上半年人口增加量286萬,僅僅是下半年人口增加量1041萬的27.47%,明顯是不合理的。由於下半年剛剛搞完了人口普查,可以推斷1964年底人口數據的可靠性非常高,人口數據的虛假,肯定發生在這次人口普查之前。

1964年上半年,除了西藏之外的毛澤東統治區共出生13546122人[6],可以記為1355萬人,怎麼可能才增加人口286萬呢?上半年不可能死了一千多萬人。由於我在《中國人口死亡數據集》和其它資料上都沒有找到1964年上半年的死亡數據,對1964年上半年的人口增加只能進行推理分析了。

1962年死亡率1.002%,1963年死亡率1.004%,1964年死亡率1.15%,1965年死亡率0.95%,1966年死亡率0.883%,1964年凸現為死亡率高峰年,這是難以想像的。中共主動安排1964年上半年結束的時間為人口普查的標準時間,可以想像1964年上半年中華大地已經完全走出人口減少的沼澤地,屬於人口平安發展時期。我取1964年前面2年和後面2年的死亡率平均值0.95975%,作為1964年的死亡率,以1964年中人口普查的69458萬乘於死亡率,得1964年死亡數666.6萬,就算上半年死亡334萬人,那麼上半年實際增長1355-334=1021萬,比下半年實際增長的1041萬已經少了20萬,但是比虛假的286萬還是多了735萬。由此可知1963年底毛澤東統治區的在冊人口數69172萬中約有死魂靈(在此借用果戈裡著名小說《死魂靈》中死人在活人冊的概念)735萬。

這735萬死魂靈,如果全部是1960年、1961年人口災難高峰時留下來的,那麼可以算出1960年、1961年毛澤東統治區實際減少人口1348+735=2083萬。

死魂靈主要集中在華東區和中南區。山東、安徽、江蘇、福建、江西、河南、湖南、廣東、廣西、貴州肯定有大量死魂靈。

因為1964年中人口普查數低於1963年底人口數,一眼可以看穿有大量死魂靈的是山東(1963年底5585萬,1964年中人口普查5552萬,1964年底5606萬)、安徽(1963年底3232萬,1964年中人口普查3124萬,1964年底3181萬)、福建(1963年底1678萬,1964年中人口普查1676萬,1964年底1704萬)、河南(1963年底5036萬,1964年中人口普查5033萬,1964年底5099萬)。這四省合計有死魂靈350萬以上。

因為1964年上、下半年人口增長數差別很大而可以判定有死魂靈的是江蘇(1963年底4441萬,1964年中人口普查4450萬,1964年底4512萬),江西(1963年底2101萬,1964年中人口普查2107萬,1964年底2144萬),湖南(1963年底3715萬,1964年中人口普查3718萬,1964年底3785萬),貴州(1963年底1704萬,1964年中人口普查1714萬,1964年底1752萬)。廣東、廣西由於行政區的變化,人口普查數據單獨對誰都不行,我只能聯合分析。廣東、廣西、海南合計:1963年底6313萬,1964年中人口普查6364萬,1964年底6470萬。兩廣地區1964年上半年增加人口53萬,下半年增加人口106萬,這是不合情理的,可以想見1963年底的人口數約有五十萬的死魂靈。

我家鄉廣東興寧,1963年底人口數據613997中,我估計有死魂靈八千多(1963年底人口數613997,1964年中人口普查數614415,1964年底人口數623293,上半年增長418,下半年增長8878,這是不合情理的)。[8]其實還有不少出生不久就死亡而沒有上戶口也沒有進入死亡統計的中國人。[9]

餓死人世界記錄

《吉尼斯世界記錄大全》,是舉世公認的權威書籍。中國國家圖書館有原版的GUINNESS WORLD RECORDS 2001,如果翻譯成中文就是《2001吉尼斯世界記錄大全》,在該書第185頁有這麼一段文字:

MOST PEOPLE KILLED IN A FAMINE

Between 1959 and 1961, approximately 40 million people died of starvation in northern China.

把這段英文翻譯成中文就是:

殺死人最多的一次飢荒

在1959年到1961年之間,在北部中國大約有4千萬人死於飢餓。

-----------------
據我的研究,得出結論:1958∼1962年毛澤東統治區21個省區(川、甘、陝、鄂、豫、皖、蘇、魯、晉、冀、遼、吉、黑,滇、黔、湘、桂、粵、贛、閩、浙)餓死約5220萬人。其中有土地在長江以北的13個省(川、甘、陝、鄂、豫、皖、蘇、魯、晉、冀、遼、吉、黑),1958∼1962年餓死約3880萬人,與吉尼斯世界記錄基本吻合。

文中資料引用來源:

[1]李海文:《中共重大歷史事件親歷記·第二編,1949—1980》,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79頁(梁志遠:《「大躍進」在安徽亳縣》)。

[2]姚新武、尹華:《中國常用人口數據集》,北京:中國人口出版社1994年版,第8、16、30、34、40、42、44、46、50、54、56、58、64、66頁。

[3]湘潭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湘潭縣誌》,長沙:湖南出版社1995年版,第97頁。

[4]湘鄉縣誌編纂委員會:《湘鄉縣誌》,長沙:湖南出版社1993年版,第104頁。

[5]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研究中心《中國人口年鑑》編輯部:《中國人口年鑑(1985)》,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6年版,第602頁。

[6]姚新武:《中國生育數據集》,北京:中國人口出版社1995年版,第154頁。

[7]姚新武、尹華:《中國常用人口數據集》,北京:中國人口出版社1994年版,第30-56、82頁。

[8]興寧縣誌編修委員會:《興寧縣誌》,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36、137頁。

[9]李成瑞:《「大躍進」引起的人口變動》,北京:《中共黨史研究》雜誌1997年第2期,第10頁。

来源:毛澤東的假象與真相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