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中美比油價,越比越難堪

作者:晏揚  2011-04-09 00:39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2
    小字

4月7日起,國內成品油價再次上調,各地93號汽油價格上漲約0.4元/升。以北京為例,漲價後93號汽油每升7.85元,直逼8元大關。

大概人們已經習慣於油價不斷上漲,此次油價上調,市場反應平靜。但讓人難以平靜的是中美油價比較——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在解釋油價上調緣由時,順便澄清此前坊間「中國油價高於美國」的傳言。他說,成品油的銷售價格包括「裸價」和稅,各國的稅不一樣。按銷售價格算,美國汽油平均價折合人民幣為6.38元/升,略低於我國;如果按「裸價」(不含稅價格)算,美國汽油平均價為5.64元人民幣/升,我國為4.66元,中國油價還是低於美國的,「可以說,除了產油國,我國成品油的不含稅價格是最低的」。

坊間傳言有了官方說法,而官方說法證實了中國油價確實高於美國。美國油價6.38元/升與中國油價7.85元/升之間的差距,官方認為是「略低於」,但在很多普通百姓眼裡可能是「遠低於」,畢竟每升低了一塊多錢,相差23%。

至於中國成品油「裸價」低於美國,這對老百姓來說沒有任何實際意義,因為我們沒法購買「裸價」油,只能購買含稅油。成品油價包括多高的「裸價」又包含多少稅,這是政府財政和石油巨頭之間的利益分配,與老百姓無關。換言之,以「裸價」來說明「中國油價還是低於美國的」,基本上等於白說,不能令人信服。

當然,官方的解釋讓我們進一步弄清了中國油價為何高於美國,問題並不僅僅出在石油巨頭身上,更是出在政府稅收上。7.85元減去4.66元等於3.19元,增值稅、燃油稅、城建稅、教育附加費,3.19元的稅費佔油價比重超過40%。而美國每升成品油含稅僅相當於0.74元人民幣,所佔比重只有11.6%。石油巨頭要賺取巨額利潤,政府要獲取豐厚稅收,中國的成品油焉能不貴。成品油稅負畸高,大約可視作中國民眾稅負沈重的一個縮影。實際上,成品油之外,中國其他商品的稅費負擔也很繁重,以至於很多「中國製造」在國內的售價遠高於國外,出現了中國人蜂擁去境外採購中國商品的奇觀。

「除了產油國,我國成品油的不含稅價格是最低的」——難道中國不是產油國嗎?中國石油對外依存度為55%,45%的原油採自國內。政府對開採國內石油收取的特別收益金低得可憐,致使石油巨頭廉價佔有屬於全體國民的石油,然後按照國際價格賣給國民,這正是石油巨頭業績連年「飄紅」的最大秘密所在。人們希望採自國內的石油能起到平抑國內油價的作用,為抑制通脹作些貢獻,可惜這個願望只是泡影。國內油價一直與國際接軌,並且選擇性接軌。

回到中美油價比較。中美油價的絕對差距達到23%,除了直接比油價,還要比居民收入。美國的居民收入是中國的多少倍,無須羅列具體數據,若把居民收入、消費水平的差距計算在內,中美油價的相對差距顯然不只是「略低於」。除了比居民收入,還要比汽車稅費。別的不說,美國油價中僅包含0.74元的稅,但他們的絕大多數公路是免費的;中國油價中包含3.19元的稅,車主們卻時時要另行交納昂貴的過路費、過橋費。在這方面,美國是低稅收、高服務,中國則是高稅收、低服務。如果把公路收費再計算在內,中美油價的相對差距又有多大?

中美油價,不比倒罷,比較起來,真是越比越露怯,越比越尷尬,越比越難堪,越比越讓人生氣和沮喪。

畸高的油價盤剝民眾利益,阻礙經濟發展,加大通脹壓力。在國際油價高企的背景下,國內油價能否保持相對穩定,乃至有沒有下降空間?回答是肯定的。除了讓石油巨頭少賺一點,政府在稅收上也可讓利於民,給成品油減稅,降低成品油的稅收成本,國內油價就能夠「穩中有降」——不是一直強調油價與國際接軌嗎?成品油「裸價」要與國際接軌,成品油稅收也應該與國際接軌。

来源:鳳凰博報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