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夥開網店代人掃墓 清明節收入10萬元

經常逛淘寶的人,最近會發現這個網站上出現了一些有點「怪異」的店舖「代人掃墓」。顧客在淘寶網上找到代掃墓的人,通過QQ、旺旺或者電話等與之確定地點、時間、掃墓要求,再談妥價格、用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平臺付過款,那人就會去陵園代為祭掃逝者,而且會根據要求提供祭掃全過程的圖片記錄。

牴觸不牴觸,是種需求

今年20出頭的小王是個地道的杭州人,一直利用空餘時間替人送花。去年清明期間,他接到個特殊差事:給墳頭送花。小王承認,當時心裏比較牴觸,但還是硬著頭皮去了。但有時候壞事能變好事。那次送花後,他和幾個要好朋友談起此事,議論一通後竟然發現,其實國外早就有了代人掃墓的服務。索性,他和幾個夥伴合夥開辦了代人掃墓業務。

小王說,要求代為祭掃的多為海外、省外人士。他們在網上挂的價格為500元,實際支出不足百元。顧客還可以挑選「增值業務」,比如磕頭、燒紙錢等,每項增加50元-100元不等的費用。碰上出手大方的華僑,一單業務的收入可達千元。到目前為止,他們今年的代掃業務收入已逾5萬元。

兩年前還是大學生的簡宏偉,那時就開始代人掃墓。他說:「前年還很少有人聽說過這個行當,因此干的人比現在少,但生意也少,一個清明下來只接了十幾單生意。」去年,簡宏偉提前半個月將代人掃墓的信息掛在了淘寶網上,很快,遠在海外的人就通過QQ、電話找他,要求代為祭掃逝者。簡宏偉說,「為了不耽誤生意,我發動同學幫忙,不僅如此,還在每個大一點的公墓都設了點,有生意就打電話過去。這樣,清明前後一個月,我們賺了 10萬元。」

喜歡不喜歡,都很「正常」

據瞭解,位於杭州丁橋的華僑陵園,一直以來都有「代人掃墓」業務。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項業務的需求很旺盛,一些人由於種種原因趕不回來,打個電話,陵園就會安排專人代他們掃墓。

對此,杭州的陸女士表示不理解:「掃墓是表達對親人的懷念,找人代掃一點沒有虔誠之心!」市民王先生觀點一樣:「假如你死後泉下有知,看到清明節突然來個陌生人給你磕頭,你會怎麼想啊?所以要麼不去,要去就自己去。」

不過,浙江大學社會學系的馮剛教授贊成簡宏偉等人的做法:「早在宋代,便有僱人送葬、替人哭喪的情況,所以現在出現代人掃墓,大家不必大驚小怪。一方面,市場經濟下,需求催生新行當;另一方面,也說明我們的國民消費更加理性了,因為並不是每個人都有時間、金錢、體力來做這個事情,請人代為掃墓,可以降低個人成本,而且也能為社會節約資源你想想,中國人"集體回家"過一個春節已經夠折騰了,如果每年再來一個"集體掃墓",這怎麼了得?至少代人掃墓可以緩解交通壓力。」

馮剛教授認為,代人掃墓,有人喜歡、有人不喜歡,很正常。自己實在沒法掃墓,請人送一束花表達心意,總比從來不想到故去的親人好。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