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週起「豪華」在北京成「髒話」 (圖)

在北京,您可以標榜您的豪華,只是別作廣告。(圖片:GettyImages)

【看中國記者李婉君編譯】據財富雜誌(FORTUNE)4月5日(週二)報導,自下週4月15日起,任何公司在北京打出的公開廣告中如果使用了(豪華)形容詞將被處以3萬元人民幣(約4500美元)的罰款。北京市政府在其網站上表示,這些詞會引發享樂主義和精神空虛。官方媒體稱中國的貧富差距正在不斷擴大。

這類打壓看上去很古怪,與中國的文化及現行政策相互矛盾。中國人酷愛購買品牌貨是出了名的,政府也在推動市民擴大消費。

奢侈品行業分析人士表示,這一新法規基本上毫無意義。它也許確實會壓制諸如「豪華瑞士公寓」及「法國皇家葡萄酒」這類的摻水廣告,但對主流的奢侈品公司基本沒有影響,因為頂級的營銷商通常不採用廣告牌的形式打廣告。

CSLA經紀人Aaron Fischer表示,「他們目前做的只是小打小鬧」,「如果真的想發出(抑制奢侈品消費的)信號,他們會改變關稅」。

CLSA最近的一份報告預測,中國消費者至2020年對奢侈品的消費額將超過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並將佔全球奢侈品銷售的44%。目前作為全球最大「買家」的日本佔全球奢侈品銷售的24%。

似乎沒有人懷疑中國消費者的這種增長潛質。中國百萬富豪的平均年齡只有39歲,比日本、歐洲和北美的百萬富豪平均年齡年輕15歲。豪華奢侈品已成為中國商業文化的一個必要部分。一份古奇(Gucci)品牌的禮品能幫助建立一條關係,「品味」也勝過一信封的鈔票。拿香奈兒(Chanel)手袋就意味著你裡面有鼓鼓的錢包,從而成為地位的象徵。

稅率問題

那麼北京是如何看待這種趨勢的呢?由於在中國大陸,對奢侈品的徵稅高達30%,所以只有50%的中國消費者是在本土購買奢侈品,相當於政府失去了數十億美元的稅收。

那麼如果改變稅率呢?問題不是中國消費者是否會少花,而是會到哪裡花。目前,很多高購買力的中國人是到巴黎、倫敦、香港和澳門掃貨。在倫敦和巴黎的主要大百貨公司現在有講普通話的工作人員。HSBC分析師Erwan Rambourg估計75%的香港手錶市場是被大陸客頂起來的。

奢侈品公司似乎正在兩頭壓寶,也在嘗試新的方法接觸這類購買力的消費者。越來越多的奢侈品在大陸開店。

一些分析人士表示,(北京)政府的目標是維持一個相對的和諧社會,沒有巨大的貧富差距,這實際上可能導致降低稅率,營建豪華口味。據HSBC分析師Erwan Rambourg表示,有傳言說可能很快就會下調「手錶稅」。他說,「這將與正在進行的打擊奢侈品的理念相衝突」。

(譯文有刪節,點擊看原文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