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鎮壓升級拖累魅力攻勢

原文鏈接:China’s repression undoes its charm offensive
譯者:藍楓(@lawrence2020)

我受邀前往北京大學就軟實力發表演講,即靠吸引力和說服力而非武力和金元來獲取所需的能力。當時席捲中東的革命浪潮還未出現,中東的革命在中國產生了餘波,促使當局持續對網際網路進行壓制和拘禁維權律師,再一次讓它在軟實力競賽中被束縛了手腳。當天的禮堂座無虛席,而且我曾被告知在中國所發表的論及軟實力的文章已經超過一千篇。這可能與2007年的某一事實有關,國家主席胡錦濤當時對中共第十七屆中央委員會說中國需要去增強軟實力。

在過去的十年中,中國的經濟和軍事實力的增長令人印象深刻。但是,這也讓中國的鄰國感受到威脅,並促使它們尋求通過結盟來平衡中國日益增長的硬實力。關鍵是,如果某國也可以增強它的吸引力,其鄰國就不會那麼急切地去尋求達致實力平衡。例如,加拿大和墨西哥並不尋求與中國結盟來制衡美國,而亞洲各國則希望通過美國在該區域的存在來制衡中國。

這種區域防範心理正讓中國一擲數十億美元開展魅力攻勢,以此來增強它的軟實力。中國對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援助項目並沒受到相關公共機構和人權方面的擔憂的約束,結果還進一步制約了西方的援助。中國的行事風格傾向於擺出一副高調的姿態,諸如重建柬埔寨國會大廈或莫三比克外交部辦公大樓。精心籌辦的2008年北京奧運會抬高了中國的名譽,還有2010年上海世博會吸引了超過7000萬人次的遊客。在海南島舉辦的博鰲亞洲論壇每年吸引近2000名政界人士和商界領袖前來被標榜為「亞洲達沃斯(Asian Davos)」的論壇參會。

中國一直有著富於吸引力的傳統文化,並且現在它又在世界各國創辦了數百所孔子學院(Confucius Institute)來教授它的語言和文化。在中國的外國學生人數已從十年前的36,000增長為去年的240,000。當美國之音(Voice of America)一直在裁減中文廣播之時,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則將其英文廣播擴展為全天24小時不間斷播音。 2009年,北京宣布計畫投資數十億美元來打造傳媒巨頭,以便同彭博(Bloomberg)、時代華納(Time Warner)和維亞康姆(Viacom)展開競爭。有關於北京嘗試通過打造軟實力而非軍事以便在國際上贏得朋友的進一步的例子——至少是安撫謹慎的鄰國——包括2009至2010年度投入89億美元開展外宣工作,這裡涵蓋一個設計仿製半島電視臺(al-Jazeera)的新華社24小時有線新聞頻道。在胡錦濤今年1月份訪問華盛頓之際,北京租下時報廣場(Times Square)的顯示屏來呈現一幅幅迷人的中國畫面。

然而,對於所有這些努力而言,中國只獲得了很有限的投資回報率。BBC最近的一項調查發現,在非洲和拉美的大部分地區,民眾對中國的影響力持正面看法,但在美國、歐洲、印度、日本和韓國則顯得極為負面。同樣,北京奧運會後在亞洲開展的一項民調顯示,中國的魅力攻勢未能產生任何效果。

大國時常會嘗試利用文化和敘事來打造軟實力,以更好地發揮其優勢,但若所敘述的內容和國內現實相去萬里,那麼有關於軟實力的一切就都難以兜售出去了。

2008年奧運會後不久,中國對西藏和新疆的內部鎮壓以及恢復對人權活動家的打壓削弱了它努力建造軟實力所獲得的那點成果。上海世博會是一次巨大的成功,但緊隨著的就是被囚禁的劉曉波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對於為把新華社和中央電視臺推向與CNN和BBC的競爭軌道所付出的全部努力而言,缺乏信服力的宣傳報導幾乎沒有讓什麼國際觀眾被吸引過來。伴隨著中東的革命一波接一波,中國正不斷強化網際網路監控和加緊逮捕活動人士,皆因恐懼埃及被當作榜樣而在中國激發出相似的抗議活動。示威者所開展的幾次並未產生多大效果的嘗試已經被中國警方迅速鎮壓了。

我在北大發表完演講後,一名學生問道中國該如何去提升它的軟實力。我建議他試問他自己,為什麼印度的寶萊塢(Bollywood)電影可以俘獲比中國電影多得多的國際觀眾。印度有更好的導演和演員嗎?當廣受歡迎的中國導演張藝謀被問道相似的問題時,他回答說,講述當代中國的電影得接受由審查人員操刀的絕育手術。我告訴學生,一個國家的軟實力更多地來源於公民社會,並且中國若希望獲得成功就必須放鬆它的審查體系和管制手段。但我也承認,他可能不會發現我的回答是有益的。

約瑟夫·奈(Joseph S. Nye Jr.) 為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Harvard University’s Kennedy School of Government)教授,著有《權力的未來》(The Future of Power)一書。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Joseph S. Nye Jr.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