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少伯非戰思想 寄託塞上一曲(圖)

 2011-03-24 22:55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王昭君在邊塞地區思念故國,因而做下一曲《塞上曲》,為古代音樂琵琶的巨作,王昌齡的邊塞詩,流暢通脫,高昂向上,是唐詩中不可忽略的篇幅,深受後人推崇。

邊塞詩人王昌齡,看到悲情訴殺的邊塞風光又有什麼樣的文學作品呢?


邊塞風光(網路圖片)

《塞上曲》

蟬鳴空桑林,八月蕭關道。
出塞入塞寒,處處黃蘆草。
從來幽並客,皆共塵沙老。
莫學遊俠兒,矜誇紫騮好。

【賞析】

這首樂府歌曲是寫非戰的。詩由征戍邊塞不回,而告誡少年莫誇武力,抒發非戰之情。

「蟬鳴空桑林,八月蕭關道。出塞復入塞,處處黃蘆草。」這四句寫邊塞秋景,無限肅殺悲涼,寒蟬、桑林、蕭關、邊塞、秋草都是中圍古代詩歌意象裡悲情的代名詞,詩歌開篇刻意描寫肅殺的秋景是為後來的反戰主題作背景和情感上的鋪墊。寫戍邊徵人,寄寓深切同情。「從來幽並客,皆共沙塵老」,與王翰的「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可謂英雄所見,異曲同工,感人至深。幽州和并州都是唐代邊塞之地,也是許多讀書人「功名只向馬上取」、「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的追逐名利的地方。然而,詩人從這些滿懷宏圖大志的年輕人身上看到的卻是「皆共沙塵老」的無奈結局。末兩句,以對比作結,通過對自恃勇武,炫耀紫騮善於馳騁,耀武揚威地遊蕩,甚至惹是生非而擾民的所謂遊俠的諷刺,深刻地表達了作者對於戰爭的厭惡,對於和平生活的嚮往。

前面講的幽並客的時候,作者還沒有什麼貶意,字裡行間裡還隱約可見對於獻身沙場壯士的惋惜之情。用「遊俠兒」來形容那些只知道誇耀自己養有良馬的市井無賴,作者的反戰情緒有了更深層次的表達。

本詩寫邊塞秋景,有慷慨悲涼的建安遺韻;寫戍邊徵人,又有漢樂府直抒胸臆的哀怨之情;諷喻市井遊俠,又讓人看到了唐代錦衣少年的浮誇風氣。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