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萬借讀生推不動北京高考門 窮人也送孩子出去(組圖)

丁旋估計等不到流動子女可在北京高考的那天了。她正準備5月份的託福和香港的SAT。北京的高考考不了,老家又沒有學籍,只有美國這一條路了。北京市中小學借讀的非京籍流動人員子女有四十餘萬。


來北京工作15年的焦懷玲向記者展示自己的「綠卡」和女兒的學生卡。


「好媽媽」協會會長章冬翠和女兒丁旋。

「餵,你好!我是章冬翠。」電話那頭兒簡短的自我介紹,普通話裡帶著濃重的南方味,接著就是一長串兒親切爽朗的笑聲。

章冬翠是浙江省溫州市平陽縣人,現在是北京「好媽媽」協會的會長。她的主要工作就是幫流動人口維權給他們的子女聯繫就讀的學校。如果訪客第一次來,她一般都會笑呵呵地站在地安門商場對面的方磚廠胡同口親自迎接。

「丁旋估計等不到流動子女可在北京高考的那一天了。她正在準備5月份的託福考試和香港的SAT(相當於美國的高考)。北京的高考考不了,溫州老家又沒有學籍,只有美國這一條路了。」丁旋是她的女兒,今年16歲,正在北京「借讀」高二。官方數據顯示,像丁旋一樣,僅北京市中小學借讀的非京籍流動人員子女就有四十餘萬。

過方磚廠胡同轉辛安裡胡同,是章冬翠的家。十平方米的平房放著兩張搬床,這是一家三口的臥室。家裡最貴重的電器是一臺筆記本電腦、一臺複印機和一台海信電視。牆外是臨時搭建的5平方米的客廳,緊挨客廳的是只容得下一個人轉身的廚房。

「只聽說富人把孩子送海外留學,哪有窮人也送孩子出去的,但這就是中國的現實。」章冬翠無奈地笑,帶著些許自嘲。

26年前,江南小鎮女教師章冬翠帶著校長的介紹信孤身北上。當年的她怎麼也不會想到,有一天會在這個城市落地生根。她希冀有一天能為鎮上無辜被打的9位教師討回公道,其中也包括她自己:她被打成腦震盪,臥床幾個月。她至今保存著的當年整版披露此事的那份《浙江教育報》已經發黃,可她的事情最終還是沒有解決。

幾年上訪無望後,她決定先找份安穩的工作,之後她和做食品機械生意的老鄉老丁結婚。2005年,她開始關注北京流動人口子女上學難的問題,並展開了長達數年的調查。

「我很窮,丈夫老丁和女兒丁旋是我唯一的財富。」在丈夫和女兒的支持下,2008年年末,章冬翠數易其稿,推出了長達兩萬五千字的《關於北京新市民現狀調研報告》,旋即在社會上引起關注,也掀起了一輪關於城市流動人口子女受教育權的大討論。

2010年5月份,北京市政府廢除了1986年制定的《中小學學生學籍管理辦法》。隨後北京各區陸續表態把非京籍學生也納入電腦派位範圍,外地子女就此進入北京公立學校接受義務教育。

「面對外地孩子緊閉的大門終於打開了一條縫。」其間經歷的艱難至今仍讓章冬翠不勝唏噓,「即使丁旋最後去了美國,我仍將繼續努力,為其他非京籍孩子爭取高考權。」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