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全球糧食和食品價格出現了迅猛上漲的勢頭,主要農產品的價格水平均已達到甚至超過2008年的高位。歷史告訴我們,當農產品價格上漲時,首先受害的是窮人。這是因為在貧窮的家庭中,食品開支的比重可能高達一半以上。同樣,農產品價格上漲,發展中國家所受的影響最為明顯,在這些國家中,食品佔消費開支的比例很高。例如,食品在CPI構成中的比重,突尼西亞是36%,埃及是38%。最近中東和北非的政局不穩,也許與全球農產品價格上漲和食品通脹形勢相關。但目前美國的通脹水平仍然很低,面對全球農產品價格上漲,美國何以獨善其身?
全球農產品價格,從供應角度而言,不可避免地受天氣和收成的影響。去年下半年以來,「拉尼娜」現象導致的全球氣候異常,各種極端天氣影響了農產品的收成。澳大利亞、俄羅斯、巴西和阿根廷的乾旱和洪澇,都嚴重影響了小麥、玉米等主要農產品的收成,導致庫存下跌,價格大漲。
貨幣主義者堅持認為通脹是一種貨幣現象,貨幣供應增加必然導致價格上漲。必須指出的是,在全球化達到今天這麼一個高度,一國的貨幣政策對該國的通脹水平的解釋力大大下降了。這是因為,有些產品是在全球市場定價,而資本的跨境流動也使得單個國家的貨幣政策對該國的價格影響機理變得更加複雜。
農產品除了不易貯存的蔬菜和鮮活肉類之外,大部分可看成是「可貿易品」,如果全球都感覺到價格上漲,為什麼美國的消費者卻感覺不到?當中國食品價格漲幅超過10%,為什麼美國的食品價格漲幅只有1.5%?當中國、印度、巴西這些新興經濟體已採取緊縮的貨幣政策以應對不斷增長的通脹威脅時,甚至歐洲央行已經表明4月份很可能加息應對通脹,美國卻還是要堅持寬鬆的貨幣政策。
第一,最簡單直接的解釋是,食品在CPI的構成中,美國大約是14%,而在中國的支出高達33%。這就可以解釋相同的食品價格上漲,對CPI的拉動幅度不同。如果食品價格上漲10%,那麼就只會拉動美國CPI的1.4個百分點,而在中國就會拉動3.3個百分點。
第二,食品在CPI中的構成不同,並不能完全解釋中美之間通脹水平的差別。因為目前中國的食品價格上漲超過10%,而美國只有2%左右。為什麼呢?這就要從消費需求方面來解釋了。食品價格上漲,在新興經濟體更容易向非食品價格領域傳導。在中國,由於通脹壓力,工資上漲的呼聲很高。一旦勞動力成本上升,食品價格通脹就會很快向一般價格上漲演變。而在美國,目前還處於「無職位增長」的復甦階段,迫使商店提供更多折扣以吸引消費。
第三,美國朋友告訴我,食品零售價格穩定的另一個原因是:美國人消耗愈來愈多的加工包裝食品——如薯片、熱狗、漢堡包,這類食品的價格更受營銷和包裝成本所左右,而不是簡單地由食物自身的成本所決定。有研究發現,過去10年間,糧食價格每年在正負20%的範圍劇烈波動,而包裝食品製成品很少上升或下降超過5%。特別是垃圾食品,通過減少一點份量來降低成本,可能還有助於健康,豈不兩全其美。
第四,也許是最根本重要原因,就是美國是一個農業大國。雖然,從外界來看,美國的產業結構是以服務業為主的先進經濟體,表面上農業所佔GDP的比重很小(僅佔GDP的1.7%),農業就業人口很少(僅佔總就業人口的0.7%)。但事實上,美國的農業卻是非常先進的,生產率高。美國農民人均耕地 13.36公頃(1公頃等於15畝),20%的農場主有直升飛機和遙控拖拉機,半數以上農民通過衛星雲圖預測天氣、產量,瀏覽期貨行情,在網上進行交易。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農產品出口國,農產品2/3用於出口,佔世界出口農產品的一半,特別是小麥、玉米、大豆和棉花。其中小麥出口佔世界市場的45%,大豆佔34%,玉米佔22%,棉花佔35%。而美國農產品最大的出口市場就是中國。2001年,中國吸納了美國農產品全部出口的5.9%,排名第五;而到 2010年,這一比例達到16%,位居第一。從價值計算,同期中國從美國進口的農產品從31億美元,上升到175億美元。
美國是一個農產品豐富、食品充裕的國家。從全球來看,如果出現食品價格上漲,那麼美國是受影響最小。進一步而言,在印度、中國、歐洲相繼進入加息週期之後,美國才會進入加息週期,這就為美國經濟的持續復甦贏得了時間。如果說2008年的金融風暴是一場發端於美國的經濟危機,那麼目前全球的食品價格上漲導致的全面通脹,將會首先發端於貧窮的國家和新興經濟體。
對於全球的投資者而言,農產品價格上漲意味著什麼呢?有兩種投資策略可供選擇:一是投資於農業商品期貨或ETF;二是直接投資在現代農業領域,包括化肥、農業機械和農村融資。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全球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