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掉北京就能買下美國」話題再起風波(圖)


2010年前3個月北京賣地收入超350億

【看中國記者金曉剛綜合報導】「掉北京,就能買下美國?」一度成為網上熱炒的話題。近日,有評論指出,一句看似玩笑的話,折射出的是我們不得不警惕的事實。據中國經濟週刊報導,北京土地總市值已經超過了美國的GDP總量。而「賣掉北京,買下美國」的言論再次引發輿論圍觀。

北京土地總市值已超過美國GDP總量

中國經濟週刊消息,2010年北京平均地價大概為8000元/平方米,北京國土面積為164.1億平方米,兩者相乘,可以得出當前北京土地總市值為130萬億元人民幣。2010年美國GDP總量大概為14.5萬億美元,折合成人民幣為95萬億元。理論上,北京土地總市值已經超過了美國的GDP總量。

據早前廣州日報評論:「儘管這只是一種誇張化、形象化的比喻,但它所傳遞的信號讓人震驚,讓人不得不重新去打量中國樓市泡沫化程度。據有關方面預測,中國GDP大概到2030年才有可能超過美國。現在,假如把北京土地賣掉,就已經超過了美國GDP總量。這一「買賣」最大的諷刺是,按照現有的地價水平,不需要經濟轉型結構調整,只要讓房地產繼續保持「蓬勃」發展勢頭,中國GDP超過美國估計很快就能實現了,僅靠房地產就能讓中國經濟坐上頭把交椅。」

中國經濟週刊:「賣掉北京,就能買下美國」射出警惕事實

經濟週刊消息指出,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二戰後三十幾年的時間裏,日本經濟經歷了一段高速發展期,其GDP增長率曾一度保持在兩位數。巔峰時期的日本也曾經出現過諸如「賣掉日本皇宮可以買下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賣掉東京可以買下整個美國」的說法。結局是日本「失去的10年」。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截至目前,還沒有哪個經濟體可以單純依靠房地產。環顧四周,反而會發現,包括日本、愛爾蘭、西班牙在內,房地產泡沫帶來的總是短暫好處之後的長久傷痛。再來看看現在的中國。中國社會科學院財政與貿易經濟研究所發布的《中國住房發展報告(2010-2011)》稱,目前我國35個大中城市平均房價泡沫達到29.5%,中國面臨經濟房地產化風險。」

廣州日報稱「賣掉北京能買下美國」這種誇張說法告訴我們,地價瘋狂上漲,不但折射出整個房地產的健康狀況,更折射出我們的地方經濟也存在一定泡沫。因為賣地、土地開發很容易做大地方的GDP,地方的房地產有泡沫,地方GDP必然也有一定泡沫。當一線城市的房地產泡沫向二、三線城市蔓延時,中國經濟前景就讓人產生一些憂慮。

網民:贊成賣掉北京

對此,天涯社區wpxlblove評論:「權且不論能不能買下。我想說你不能跟日本比啊。當全世界都發生經濟危機時,‘中國速度’依然震驚著世界。當全世界90%的國家實行民主選舉時,我依然不知我們村支書是誰選出來的。中國不能跟別的國家比,我們有‘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在扛著呢。」

對於「賣掉北京能買下美國」,不少網友持同意看法表示:「想來想去還是賣掉北京好、這樣去美國也不用簽證綠卡什麼的了」、「賣吧,不倒貼就行,差那十幾億就算了」、「非常贊成可惜我沒有投票權!」還有網友說:「讓美國人也跟大陸人似的被代表?你(中共)肯賣別人還不肯買呢?!」

不論「賣掉北京能買下美國」的概念是否成立,但網民的意見說明瞭對「本國首都」的不滿還是對「體制與政權」的不滿亦令人深思。

本文留言

作者金曉剛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