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華人談教子經

「華爾街日報」1月8日刊出耶魯大學法學教授蔡美兒新著「虎媽的戰歌」書摘,這篇「中國母親何以更優越」引起廣泛反響,「華爾街日報」網站就有4000多篇評論,「臉書」社交網站也出現大約10萬份評論。「虎媽的戰歌」(Battle Hymn of the Tiger Mother)引發了中美教育理念之爭。

到底哪一種教育方式更適合在海外生活的華人家庭呢? 帶著這些問題本報記者採訪了渥太華華人社區服務中心移民安頓服務部主管楊志光先生和華人社區的幾位家長。為尊重個人隱私,華人家長均採用化名。

楊志光:家長需因材施教

楊先生說:「西方的教育更重視個人發展,注重自由的表達和啟髮式的教育。東方則重視老師的權威性,教條模式。比如上歷史課,很多課文要求孩子死記硬背,而沒有啟發孩子的個人思想和創造性。這是東方教育的不足。」他還說:「不能絕對的說哪種教育方式更好,最重要的是每個孩子性格、興趣不同,家長應根據情況而行。」

楊志光建議家長和孩子做理性的交流,不要用權威的方式。對於一些華人家庭子女和父母之間缺乏溝通的現象,談到造成隔閡的原因,楊志光說:「移民加拿大的父母要注重孩子在加拿大讀書的經驗,因為本地的老師注重孩子的性格培養,不會要求所有的孩子都做一件事。老師對學生們很尊重,師生間的關係也很融洽。所以,如果孩子回到家裡,家長用權威的方式對待孩子,他們就會覺得很不滿。」

教子經之一:家長權威型

望著17歲兒子的一頭「長發」,王茹天天催著他去理髮,可是兒子卻無動於衷。直到有一天把他逼急了才實話相告,說再留兩個月就去剃光頭,然後把頭髮捐給癌症病人的服務機構,讓他們做成假髮送給有需要的人。讓王茹欣慰的是兒子有一顆關愛他人的心,而讓她煩惱的是兒子不願主動跟她說心裏話,平常的聊天只限於家常閒話。

回想起多年來對兒子的管教,王茹覺得自己曾一度走入誤區。只是當自己意識到錯誤時,兒子已長大了。兒子是在國內出生的,8歲才來加拿大。小時候個性很強,是那種你說向東,他偏要向西的孩子。總愛跟老師,母親對著幹。按當時國內老師和家長的看法,是個不聽話的孩子。當然,現在她明白,那不過是小男孩希望通過與眾不同的舉動來表現自己,從而引起別人的注意而已。但當時的她卻覺得很沒面子。經常兒子不聽話就給一頓打。漸漸的對兒子的體罰也成了習慣。直到有一天,兒子在犯錯後,以很不屑的口氣對母親說:「不就一頓打嘛,痛一下就過去了,你還有別的招嗎?」兒子這句話終於讓王茹下決心放棄體罰這一下策。

像大多數中國父母一樣,王茹總是希望孩子在生活中少走彎路,少碰壁,多年來習慣於把自己的觀念灌輸給兒子,希望他按自己的價值觀去待人接物。而兒子卻覺得母親的那一套在與同齡人相處時根本就行不通,久而久之,他覺得母親不理解他,也不能給他實質的幫助,遇到事情也就不願意回家說。

教子經之二:理性交流型

13 歲的珍興趣廣泛,性格開朗,且樂於助人,是學校學生會的主席,很受同學歡迎。9月份將入讀利斯加高中的天才班。珍的媽媽林明說起對孩子的教育還頗有一番心得:

林明一直很重視與女兒的溝通,從不採用高壓的方式管教女兒。她認為對孩子有一些規定,要求是應該的。比如,她限制女兒上網時間,督促女兒每天合理安排時間,提高做事的效率。孩子總是會有犯錯誤的時候,林明從不以強制的方式懲罰孩子。她認為要試著理解孩子,並幫助他們改正錯誤。林明一直保持與女兒敞開心扉的交流,鼓勵女兒以樂觀的心態去面對生活中的各種問題。女兒也願意把心裏話告訴媽媽。

珍的興趣很廣泛:最喜歡畫畫,另外還彈鋼琴,打排球,籃球,並參加各項比賽。林明與先生對此非常支持。她先生經常接送女兒和同學參加球賽。林明與先生還儘可能幫助女兒參與公益活動。

教子經之三:言傳身教型

在聯邦政府供職多年的鐘健是如此形容自己上十二年級的兒子:愛玩,好交朋友,同時學習刻苦,成績優秀。可貴的是:兒子在學習上用功全是自覺自願的,從不用家長敦促,家長反而時時勸他注意休息,勞逸結合。兒子喜歡社交活動,經常參加各種聚會。對此鐘健從不阻攔,而且不管多遠、多晚,都不辭勞苦地開車接送。

問起他對兒子最大的期望是什麼,鐘健說希望兒子做一個有同情心,有善念的人,知道將來要對社會盡一份責任。他認為,一個有同情心,有責任感的人自然就會有努力、上進的動力。他的教育理念是:言傳不如身教,家長首先得做好、做正。他從不給孩子灌輸職業高低貴賤的觀念,而是鼓勵兒子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只要對社會有益就行。

與別的孩子一樣,兒子也經歷過「青春叛逆期」,鐘健的做法是給孩子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從不用家長的權威去壓制他。有一次,鐘健發現兒子有事故意瞞著他後,並沒有生氣,反而提醒自己要取得孩子的信任,就得讓他感受到父母對他永遠的支持與尊重。

聖誕節期間,鐘健意外地收到17歲的兒子給他寫的一首詩,大意是:我能感受到你對我的善。雖然你從沒有說,但是我知道,你為我做了很多很多……

談到培養孩子的道德修養,楊志光先生認為:「在加拿大,道德教育往往來自宗教,而非學校。如果讓一個孩子有機會接受宗教的影響,也能對親子間的溝通有好處,但是,好與不好,還要看父母對宗教的態度來定。」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