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的早上,我約好友文哥一起到附近的一座風景名勝區去玩兒,其實玩兒不是目地,目地是希望從這一天自己能有一個新的開始。
那是一座海中的島嶼,上面有很多風景名勝,我們一邊走著一邊聊那些名勝古蹟。山路很長,走的確實在太累人,當我們走到崖壁邊緣的時候,我們看見在島嶼與大海相接處似乎有推土機推出來的環島大道,有膽子大一點的人從崖壁邊緣慢慢的爬下,到下面看那冰海的凍浪,但根本沒有人試著沿著那條推出來的平坦的大路回去。我對文哥說:「咱倆走的都實在很累,不如從這裡下去,走那條大路回到岸上。」文哥說:「好。」於是我們就從島上慢慢的下來,不一會兒就到了下面。在下面的路上看島,真的是另一番風景。試想,夏天當海水潮起潮落,無情的拍打著岩石的時候,山依舊以它的不屈的風骨,毅力在那裡,巋然不動,它用血一般的岩石承載著那麼多的人文景觀,承載著這裡人們信仰的寄託(因為這裡的諸多景觀都是佛家或道家的寺廟)。當人們踏上這座山峰的時候,當人們在參拜那些神的時候,也許不會想起那些堅固的岩石,也許不會想過它們所經受的無數的海水侵襲和風吹日晒。但正因為有著岩石的頑固,海水才奈何它不得,才能夠為人們支撐起一份信仰的天空…..
我倆坐在冰海凍浪邊的岩石上,舉目四望,平日肆虐得不可一世的大海,此時已經被冰封得一動不動,大大的冰塊和紋理,似乎在訴說著它們曾經的故事……
我倆一邊走著一邊聊著。這條路,似乎沒有人願意第一個來走,雖然不存在迷路的危險,但是因為誰也不願意第一個來走,所以很多人寧願再爬上島嶼沿山路返回,也不願嘗試著走這條直達彼岸的路。
「我們好像是今年第一次走這條路的遊人」文哥笑著說。我若有所思的說:現在人的「從眾心理」都很強勢,誰也不願意做少數,不管眾人的想法是對的是錯的,那些似乎不是主要,主要的是自己不要成為少數。
其實這種大幫哄的心態非常的有普遍性。這在心理學上被稱為「從眾心理」這種心理往往盲目性和隨意性太大,造成的往往是一種荒唐式的結尾,而在其中,很多時候我們卻為此付出了或大或小,或是金錢或是良知與誠信的代價,受害的往往是我們自己。就拿今天我和文哥走海邊的路來說,其實很多人早已上山累得不行了,就是因為有了「從眾心理」,也和別人一樣沿山路返回。那受累的只有自己。
其實人生也是如此。記得一位作家曾經說過:萬眾哄傳的不一定是正確的。做任何事情都要用自己的主見來判斷對錯,而不是看別人怎樣說,怎樣做。更何況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活法,那麼別人那樣做,那種做法,適不適合於自己?自己應該好好的作出理性的判斷才是!懂得理性的人,才不會盲從,才會識別真偽,才能在人生當中走好走穩自己的生命之路,才能真正的唱響自己的生命之歌!
- 關鍵字搜索:
- 海邊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