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古代有一位元帥,他的兒子是一位正直的人,但嚴肅的元帥與兒子之間卻缺乏溝通。
直到兒子不幸死於馬德拉島後,元帥才痛心地說:「我有許多遺憾,其中最令我痛心的,是我覺得從未與兒子有過內心的交流。我擺出父親的威嚴,使我永遠失去體會和瞭解兒子心意的機會,向他表示自己對他深沉的愛和對他的品德的欽佩之情。這個可憐的孩子在我臉上看到的只是皺緊的眉頭,充滿輕蔑的表情,始終認為我既不知道愛他也不知道正確評估他的才能。我心裏對他懷著的這種異常的感情,還要留著讓誰去發現呢?知道了又是歡喜又是感激的還不是他嗎?而我壓抑和限制自己卻擺出這張假裝尊嚴的臉。我失去了跟他交談、對他表示愛的樂趣,他也是非常冷淡,他從我這裡得到的只是嚴峻的態度,感到我的態度猶如一個暴君。」
說起溝通、交流,許多父母往往會認為自己做得很到位。
「我天天跟孩子說,要好好學習,將來考大學。」
「我整天跟孩子在一起,陪他做作業,給他準備書包,這不是交流嗎?」
「我家孩子總是不聽話,我每天都要罵他,他才會坐在書桌前學習。」
父母們總是習慣把自己的「教訓」、「命令」、「責罵」、「呵斥」等都歸於溝通。
實際上,這些溝通都是消極的,長期生活在這種消極溝通模式下的孩子往往會封鎖自己的心靈,對父母產生敵意,破壞親子之間的關係。遺憾的是,許多父母都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
我曾經問班上的一位學生:「你和你的父母關係融洽嗎?」那位學生無奈地對我說:「老師,我現在和父母之間的溝通越來越少了,他們只會對我說,要好好學習,考上大學,而他們自己卻每天打麻將,看電視,根本不關心我的感受。每天回家,我都把自己關在房間裡,除了吃飯和父母在一起,其他時間基本上獨處。」
我感到一陣心痛,生活在一個屋檐下的孩子竟然不願意與父母說話,這樣的父母確實夠失敗的。而失敗的原因正是父母缺乏與孩子有效的溝通。
出版家鄒韜奮認為,孩子的天性是好動,尤其是五歲以內的小孩子。中國做母親的人,有許多人不明白這種道理。於是,我們常常可以看見做娘的對她的小孩子發脾氣,徒然弄得自己急得要死,對小孩子用盡氣力,大聲地嚇罵,而小孩子還是莫名其妙。
鄒韜奮說:「做娘的發了脾氣,‘小把戲’哪裡懂得!但是,容易發脾氣的母親哪裡顧到你懂不懂!」
他還舉了一個例子:「我曾經看見一位母親漲紅了臉,提高聲音,對著她的不滿四歲的小孩子大喊大叫!她叫的聲音既高,尖銳無比,而且如發連環炮,速率又非常之快!我們在旁的成人都一時聽不出她講些什麼!她那哭號著的小孩子哪裡聽得出她的一個字!但是,她卻以為自己已施了一番‘苦口婆心’的家訓,還要把那怪可憐的小孩子打一頓!我想這個小孩子只不過好像聽著一陣雷響,白被打了一頓,始終莫名其妙!這是倒霉的小孩子所受的良好家庭教育!」
在一次「向爸爸媽媽進一言」的活動中,孩子們發表了許多意見,這些意見都是被父母們所忽視的。
請聽聽來自孩子們的心聲:
(1) 請不要用譏笑和諷刺來教訓我,這除了使我感到自卑和傷心之外,什麼也得不到。
(2) 爸爸媽媽,請別縱容我。我清楚地知道,我不能使你們有求必得,你們也不該對我有求必應,有時我的無理要求,只是試試你們罷了。
(3) 請你們別老在別人面前糾正我,如果你們單獨對我講,我會改正得更快些。
(4) 請別對我照顧得過細,保護得太多,這樣我只會覺得自己老長不大,最終會變成一個大笨蛋。
(5) 請別為我的行為承擔後果,我所做的應由我自己來承擔,即使是痛苦的後果也一樣。只有這樣,我才能親自去體驗人生。
(6) 當你們把我當做「小皇帝」時,你們自然成了我的奴僕,你們又怎能要求皇帝去孝順他的奴僕呢?
(7) 請別過分為我的毛病擔心,有時我犯「病」,只是為了引起你們的注意罷了。因此,別把我丟在一邊不管。
(8) 請別老是在耳邊嘮叨個不停,不然我會裝聾作啞的。
(9) 當我向你們提出問題時,請別嘲笑我的幼稚,更不要不理睬我,否則我會轉而去問別人,同樣不去理睬你們的意見。
(10) 請千萬別向我暗示你們都是永不犯錯誤的完美無缺的人,否則,一旦我發現了真相,我會受不了的。
(11) 我不喜歡您為我護短,因為我明白,護短只能越護越短,最後失去自我。
(12) 爸爸媽媽與其苦苦地「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還不如紮紮實實地教我們學會做人。
這些都是孩子們發自內心的呼喚,但是,許多父母並不知道孩子的這些想法。當你看到這些意見時,你可能會吃驚,你可能會找到自己的影子,你可能會意識到自己與孩子之間存在著代溝。
有專家指出:「大人和孩子的代溝是由一系列誤解,導致雙方對同一事物的相反理解後造成的。長期對不同的事物產生誤解,最後造成代溝,歸根到底是缺乏有效溝通造成的。」
最近,上海市南洋中學對親子語言溝通方式展開了一項調查,結果顯示,約96%的父母喜歡用「不要」、「不許」等語句來指使孩子的行為;91%的家長「當孩子犯錯誤時常常嘮叨、指責」。
許多父母都會抱怨:「孩子小時候總是黏著我說個不停,現在跟我們的話越來越少了,有時候,我想跟他說幾句,他總是不一會兒就進自己的房間,並把門關起來,他與我們之間的關係似乎隔著一道門。」
教育專家指出,父母們喜歡抱怨孩子長大了,不願和自己交流,實際上,親子之間缺乏交流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父母們沒有掌握與孩子交流的藝術。
日本教育家池田大作說過,在家庭中,一個和諧的親子溝通氛圍至關重要。它簡直就是孩子性格和品格生長的土壤。可見,積極的親子溝通不僅是父母與孩子之間的對話、教育孩子的途徑,而且是孩子良好人格塑造的途徑。在抱怨與孩子之間缺乏溝通的時候,父母們應該認真地想想是否自己的教育方式出現了問題。 爸爸媽媽與其苦苦地「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還不如紮紮實實地教我們學會做人。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你的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