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籤如中彈 誰讓子彈飛

截至1月20日,上市只有7個交易日的華銳風電距發行價已有18元之遙,如果中籤者不賣的話,中一簽已經虧損接近兩萬元了。「中籤如中彈」的說法在「打新」大軍裡開始流行,這種「中彈」正常嗎?又是誰讓新股這種「子彈」漫天飛?

新股破發在成熟的資本市場是一種非常正常的市場行為,沒有人會對此大驚小怪。只有在A股,新股破發才會被眾多投資者看在眼裡,急在心上——一條無風險參與市場的路被堵上了,不適應也就在所難免。

客觀地說,「中籤如中彈」是市場化發行的結果之一。只有新股不斷破發,申購新股的投資者才會停止申購,這有可能造成一些公司的發行失敗,或者承銷商承銷多數股份。如此一來,下一批要上市的新股在詢價的時候才能降低價格,發行市盈率才能趨於合理。如果發行市盈率合理了,新股依然破發,那將帶來低市盈率發行,這個過程是依靠市場來自行適應和調節的,其過程可能要慢一些,但對資本市場整體來說,也有其積極的一面,那就是在市場化發行體制下,新股發行失敗終於有可能要出現了。

不過,我們既要看到「中籤如中彈」這種市場現象的積極一面,也要看到其背後負面的東西。客觀地說,讓新股子彈飛的最直接源頭當然還是出在詢價機構身上,對於當前的發行體制來說,有些漏洞是亟待彌補的。詢價機構如果和上市公司聯合起來,和承銷商穿一條褲子的話,新股定價就是一個降不下來的大「泡泡」,除非發行失敗。只要能發得出去,價格寧高不低的做法將一直延續下去。這種做法最大的受害者當然是申購新股的投資者,高價發行的新股也拉升了資本市場的整體風險。

至於發行體制中的漏洞,管理層應該接納對資本市場整體發展有益的建議,更應該從維護全體投資者利益的角度來查缺補漏。存量發行只說不做,限售股比例過高、成本過低,讓新股上市價格充滿泡沫。這些明顯存在的漏洞,彌補起來應該不難,應盡快出手治理。至於個別機構出於托價的目的,在新股上市之後頻炒短線或者買新股砸盤的做法,也應引起管理層注意,最近上市的新股如四方股份、永輝超市都存在機構托盤的嫌疑。這種行為也是造成新股定價過高、讓「子彈」繼續飛的重要原因。

本文留言

作者李允峰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