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如何教育「暴力」的孩子?(圖)

作者:joyce  2011-01-04 16:54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鬆鬆和媽媽一起到真真家去做客,剛開始兩個小朋友在一起玩得非常開心,不知道怎麼回事,鬆鬆用力把真真推倒在地,搶了真真手裡的玩具,就跑到另一個房間去玩了。而真真一個人坐在地上傷心地大哭起來。

很明顯,鬆鬆為了得到真真手裡的玩具採取了「暴力」手段,對同伴實施了攻擊行為。而對待孩子的攻擊行為,父母應該既保持理智平靜的態度,又千萬不能縱容和忽視。攻擊性是幼兒的一種天性,在環境的刺激下孩子有時難免產生攻擊性行為,它是幼兒身心發展過程中的正常現象,應該平靜地看待它。但是攻擊性又具有相當高的穩定性,國外有心理學家曾進行一項長達14年的追蹤研究,結果發現,70%的包裡少年犯在13歲時就被定為有攻擊行為,48%的暴力少年犯在9歲時就被定為有攻擊行為。也就是說,兒童期的攻擊行為水平越高,今後犯罪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兒童攻擊行為也是以後各種行為問題的先兆。

「千里之堤,潰於蟻穴」,為防患於未然,父母應對此引起足夠的重視。兒童攻擊性的差異雖具有一定的生物學基礎,但是後天環境與教育仍然是制約攻擊性的決定性因素。

父母一定要讓孩子認識到攻擊行為錯的原因。對兒童的攻擊性行為,如打罵他人等,應及時給予批評教育。而不能用簡單、粗暴的打罵、責備、懲罰來處理,要和孩子及時溝通,耐心地傾聽孩子的解釋,瞭解孩子的感受、願望和擔憂,盡量不打斷孩子說話,這樣孩子才感受到被尊重。在這種和諧的氣氛下,父母再說明攻擊行為不對的原因,孩子也比較容易接受。

要注意培養孩子的移情能力。一些學者的研究表明,移情能力與攻擊行為之間存在負相關,即移情能力越高,攻擊性越低。一般情況下移情能力高的人由於能較好理解他人的意圖,因而曲解他人行為原因的可能性就小,也就不容易被激怒而出現攻擊行為。

還要教給孩子一些合理髮泄情緒的方法,這樣也可以減弱孩子攻擊行為的次數和強度。比如,當看到孩子有消極情緒時可以及時地和孩子聊聊,和他一起做些有趣的遊戲。相反過分壓抑幼兒的攻擊性情感不但有害其身心健康,而且過分壓抑的結果有時會以更猛烈的攻擊行為發泄出來。

當然父母還可以對兒童的親社會行為、利他行為進行獎勵,對嚴重的攻擊行為給予一定的懲罰,同時還要讓孩子明白受到獎勵或懲罰的具體原因。一般情況下口頭表揚就可以了,適當的時候也可以給予兒童所喜歡的物質上的獎勵。而當孩子的攻擊行為比較嚴重時,必要時可以給予懲罰,比如暫時不允許孩子玩玩具,不讓他看喜歡看的電視節目等,以期改變他的攻擊行為。

此外要讓孩子遠離一些暴力和不良行為的誘因,這一點也非常重要。因為觀察學習、潛移默化、相互模仿是兒童行為形成的重要途徑。而暴力遊戲和暴力影視作品不僅為兒童行為形成的重要途徑。而暴力影視作品不僅為兒童提供攻擊榜樣,而且還為兒童提供演練攻擊行為的場所。父母應該對兒童所看電視節目、玩的遊戲加以甄別和控制,避免兒童遭受暴力、凶殺和色情畫面的毒害,從而淨化孩子成長的環境。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