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進南亞 美求圍堵中尋突圍
【看中國記者萬厚德綜合報導】2010年似乎是中美在亞洲的較勁年,隨著伊阿戰爭的漸趨平息,以及東北亞衝突的日趨白熱化,美國重新正視崛起中的亞洲在未來世局所扮演的角色,重新布局圍堵中國;而中國也加足馬力進行其在亞洲的布局,借由豐沛的外匯力道,擴大其軍事與政經影響力,尋求破解圍堵之道。而雙方的焦點,隨著朝鮮半島的緊張局勢,正逐漸聚焦南亞。就在2010年11月歐巴馬走訪南亞後一個月,溫家寶隨即前往印度與巴基斯坦進行國事訪問。而雙方大手筆的較勁,則是肥了南亞諸國。
溫訪印 經濟文化軟實力
歐巴馬11月中甫結束南亞與韓國之行一個月,中國總理溫家寶旋即飛往印度與巴基斯坦進行正式的外交訪問活動。他在印度期間與辛格總理達成廣泛共識。雙方同意建立兩國元首與政府首腦定期互訪機制,建立兩國戰略經濟對話機制和首席執行官論壇。兩國工商界並簽署了40多項經貿合作協議,總金額超過160億美元,遠超過11月美國訪印之旅所簽署的100億美元合同。不過除了強調雙方政治與經濟的交流外,溫家寶此行還納入了文化交流的項目,博得當地文化界的好評。
訪問過程中,溫家寶特別走訪了印度兒童學習中文的學校,並當眾揮毫「中印友好」四個字,予人深刻印象。同時他還與當地作家舉行座談會,就中印雙方歷史上的文化交流過程做了一番探討。這也讓溫家寶的印度行,增添不少柔性內含,透過文化的共通話題攏絡了不少原本疏離的知識菁英,也稍稍沖淡中美較勁的火藥味。
不過雖然溫家寶訪印受到了相當程度的禮遇,但對於與印度外交關係的發展,中國也不得不承認其中的困難險阻。中國駐印度大使張炎在溫家寶訪印前夕就不諱言地說:「中印關係還很脆弱,容易受到損害並很難修復,因此需要特別留意。」而印度重要媒體也強調「中國希望插足南亞,我們要反思這個現實,我們必須警惕。」 這也正是印度當局的外交思維。
走訪巴 灑巨資搏感情
結束印度訪問後,溫家寶立即前往巴基斯坦訪問。溫首先以慰問洪災的名義捐出了一千萬美金的現匯,並針對交通、電力等基礎建設的恢復作業提供了4億美金的優惠信貸,以及相關的救災技術、裝備支援與人才培訓等實質方案。隨後,溫家寶大手筆的與巴基斯坦簽訂總值達350億美元的各項協議。英國《金融時報》指出,中國是想借由這些協議將中國西部地區與巴基斯坦的經濟相互融合,透過協助巴國發展相關基礎設施,打通中國經由陸路連通阿拉伯海的目的。據中方公布的資料顯示,其中200億美元為政府間合同,150億美元為私營部門協議。中國也同時與巴國協商成立貨幣交換機制,有分析指出,此舉也是在於因應龐大合同背後的巨大商機。從以往援非的經驗不難瞭解,不少的資金將會從中國相應派駐的大批中國基層勞工身上再賺回來,巴國勞動力未必獲利,不過也是解了巴國特大洪災後的燃眉之需,讓巴國人民銘感五內。難怪巴基斯坦總理稱,「中國是慷慨及可信賴的朋友」,溫家寶也因此得到了巴國人民夾道歡呼的殊榮。
溫家寶的印度行明顯的是想借由高層的互動與經濟的力道,和緩雙方敵對的態勢,從而降低美國對印度的影響力。也試圖透過建立高層溝通平臺,進一步遏止一觸即發的邊境爭端。畢竟分別為亞洲第一與第三大經濟體,中印兩國有太多全球戰略衝突點,包括全球石油資源的爭奪、希瑪拉雅山麓的水資源爭奪、全球外資的爭取,以及全球市場的佔有等等,也因此,「獅像之爭」自20世紀後期以來,就成為西方國家制衡中國的手段之一。尤其是2010年的亞洲局勢發展。
勢強為 中國沿海遭圍堵
自2010年3月韓國天安艦遭北韓擊沉後,中國力挺北韓的態度讓韓國等亞洲國家失望,而之前中方擱置中日東海共同開發計畫,甚至片面進行石油探勘等行徑,也讓原本親中的日本執政黨外交政策逐漸改弦易轍,尤其是在釣魚臺事件上,更是讓日本極右派勢力再度抬頭,扼殺了2006中日破冰之旅後好不容易收割的外交關係。年底韓國延坪島遭北韓炮擊造成多人傷亡慘劇,中國挺朝並阻撓聯合國譴責案的強勢態度,更是讓亞洲鄰國充滿不安。
東南亞則在中國強勢主張南海領域歸屬權的情勢下,紛紛向美俄逐步靠攏,使得中國東面與東南面面臨艱困的外交出口局面,讓中國不得不進一步拉攏與南亞諸國的關係,藉以穩固中國由印度洋至阿拉伯海域的航運暢通,阻止美國海上勢力自東北亞以至南亞形成合圍之勢。也因此,印度與巴基斯坦自然成為後2010年中國外交困局突破的主要焦點。
然而,溫家寶隨後大手筆的巴基斯坦之旅,卻讓印度吃了味,功效上也打了折扣。
中國牌 巴左右逢源印三手策略
巴基斯坦早期為圍堵共產國家的「東南亞條約組織」和「中部公約組織」的成員,但是與印度交惡後,為了制衡,逐漸發展出與中國的盟友關係。而中國為了拉攏巴基斯坦,付出了不小的代價。除了龐大的經濟與基礎建設援助外,更甘冒大不諱,於1970年協助巴基斯坦發展核武,並於1998年試爆成功,公開成為核武俱樂部成員,而巴基斯坦自此與中國軍事合作關係更為密切。
911事件後的美方反恐運作雖促使與巴基斯坦掛上密切的合作關係,但深諳制衡之道的巴國並未因此放棄中國路線,反而大打「中國牌」,處處彰顯與中國關係藉以警示有所求的西方陣營,同時借由中巴雙方在喀什米爾領土歸屬上的共識,公開聲明全權由中國代為向因爭奪喀什米爾領土而成為世仇的印度討回「公道」,這也同時加大了中國處理與印度關係上的難度。
而中國更是不敢掉以輕心,持續用銀彈與軍火苦心經營這難得的南亞戰略夥伴,並積極支援南方瓜達爾深水港的建設,圖的也就是打通阿拉伯海的通路,以及維持對印度的制衡關係,併進一步阻止911之後美國勢力的南侵。溫家寶走訪中雖稱「中國對巴基斯坦的援助是無私的」,但這也只是台面上的冠冕之詞,沒了相互間的利益,又怎能讓統戰起家的中共有著這種「無私奉獻」的援外政策呢。
不過這種兩面討好的策略,卻讓中國陷於受制於人的被動式圍堵甚於主動積極開創新局的老路外交,也讓印度不是滋味。相較於溫家寶在印度的相敬如賓,在巴基斯坦的表現就如兄弟情誼,尤其是打破外交慣例的接見巴國各軍種參軍長,更是突顯中國在巴基斯坦軍事上的影響力。而手筆之大,也超過印度兩倍有餘。中巴間表現出的「堅定」盟友關係讓印度媒體再度大做文章,毫不掩飾的行程安排,不但突顯了中巴的親密戰略夥伴關係,卻也加深中印之間的矛盾印象,讓溫家寶的印度行打了不小的折扣。
印度的外交策略同樣不遜中巴的兩手策略。利用在印度問題上與美歐同調的俄羅斯,印度玩的是抗中巴制美俄的三手策略。溫家寶總理前腳剛離開新德里,俄國總統麥維德夫後腳立刻進去,在石油輸出和軍火提供上,印度與其簽訂了遠遠超過中國的訂單,雙方並將著手進行第五代戰機的開發,麥維德夫也特別澄清,印度採購的航母並未如外傳因美印軍事交流而終止,目前正持續趕製中。
相較於溫家寶此次的南亞行,歐巴馬的外交手腕就似乎靈活些。10月的行程在訪問印度後,歐巴馬避開巴基斯坦直趨印尼,再取道韓國前往日本後返美。這樣一來,即避免營造出安撫對方的態勢,導致兩面不討好的結局,尤其是美國與巴基斯坦朝野向來存在著同床異夢的不穩定關係。目標單一而明確的行程安排,自然也就不致橫生枝節,達到圍堵中國的階段目標。
生枝節 緬甸捲入其中
南亞枝節橫生的外交戰波及之廣,甚至還牽涉相隔孟加拉灣的緬甸。不久前被公布的維基解密外交資料顯示,印度一位外交官員曾對美國表達對中國可能掌控緬甸的擔憂。
從地理位置與中國積極進行的東南亞鐵公路網的行動來看,緬甸的仰光,將會成為中國直接通往孟加拉灣,直趨印度洋的出海口。據中方資料顯示,中國與緬甸間已開展進入緬甸境內鐵路路段的修建方案,預計2020年前將有三條高鐵線路可建成通車。屆時,中國將擁有直達印度洋出海口的高速通道。中緬高鐵起點在中國雲南省會城市昆明,終點為緬甸最大城市仰光,全程1,920公里,設計運行時速為170至200公里。憂心的印度,也同時加強了孟加拉灣沿岸,尤其是孟加拉邊境的軍事部屬與飛彈投射能力。
但是緬甸當局對於中國的積極介入,也有著不以為然的看法。解密資料透露,緬甸當局希望接近印度,部分原因是緬甸當局認為,「中國把與緬甸的關係看的太太理所當然了」。
看似複雜卻又不然的南亞政局,在印巴瞞天叫價的局面下,讓積極介入的中美俄得不了太多便宜,但相對卻讓這個區域陷入危殆,包括核武的擴散、區域軍事力量的持續擴張,以及更趨脆弱的外交生態所可能引發的戰爭,其強權所受制約的,就是一個複雜又簡單的恐怖平衡。
- 關鍵字搜索:
-
錢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