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漫談李白、杜甫、王維的交往

作者:吳叔維  2010-12-30 16:3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唐代是中國文學上詩的鼎盛時期,清康熙年間所編纂的全唐詩,收入了近五萬首詩,作者包括帝王將相、官僚文士、閨閣仕女,甚至和尚道士、尼姑妓女,都有傳誦一時的作品。但在眾多詩人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應該是被尊稱為詩仙的李白,詩聖的杜甫,以及詩佛的王維三位了。

李白代表浪漫詩派,杜甫代表社會詩派,王維代表田園詩派。

李白、杜甫與王維三位大詩人的生平與作品,大家都非常熟悉,亦非數百字的文章所能討論的。我感興趣的是他們三人互相之間的交往,因為他們都是同時代的人物。

李白與王維生於同一年(公元七○一年),王維比李白早死一年(公元七六一年)。杜甫比他們晚生十一年,晚死八年,那麼他們在世之時有沒有任何來往呢?

從作品中看,杜甫對李白有一種像小弟弟對大哥哥的景仰、崇拜與敬愛,對他的才華更是推崇備至:「白也詩無敵」、「敏捷詩千首」,「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對李白的遭遇,憤感不平:「文章憎命達」、「世人皆欲殺,吾意獨憐才」、「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後事」。而對他的懷念,也極為真摯:「故人入我夢,明我長相憶」、「三夜頻夢君,情親見君意」、「何時一樽酒,重與細論文」。

李白對他與杜甫之間的友誼是珍視的,與杜甫在一起的時光是愉快的,分別後對他的思念是深切的。這從他所作的「沙丘城下寄杜甫」與「魯郡東石門送杜二甫」可以清楚地看到。

但似乎他對杜甫的詩沒有任何讚賞,對杜甫的才華也沒有任何欽佩。反而還調侃他:「飯顆山頭逢杜甫,頭戴斗笠日卓午,借問因何太瘦生,只為從來作詩苦。」他當然沒有惡意,他自己才華極高,作詩往往是在酒酣耳熱之際,一揮而就,可能對杜甫那種慢工出細貨的方法並不讚同。

王維十幾歲便作了許多好詩,名滿京城,以後在仕途上一帆風順,做了很大的官,可惜他在安祿山亂後,因罪入獄。後來雖然朝廷赦免他的罪,並恢復官職,但這一次的災難,使他的生活與思想產生了根本的轉變。他對功名富貴不再感到興趣,對社會的現實生活,也不再關心。此時他的作品,不帶一點人間煙火,完全融合於山水田園之間了。

除了詩,王維也長於畫。他獨創的水墨山水畫,後人讚為「筆墨宛麗,氣韻清高」,蘇東坡說他「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他被尊為畫壇南宗之祖,他提出的「意在筆先」,被後人奉為作詩作畫的圭臬。

令人奇怪的是,在李白與杜甫的心目中,這位詩畫俱佳的王維似乎不存在似的。而王維也好像完全不知道有李白與杜甫這樣的人物。他們都生活在同一時代,又都是有名的大詩人,更有共同的朋友。

例如晁衡是李白與王維的共同朋友。晁衡是日本人,日文名字叫阿倍仲麻呂,在長安做官。唐玄宗天寶二年他乘船回國,王維曾作詩「送秘書晁監還日本國」贈別。不料船在途中遇到大風,誤傳晁衡被溺死,李白有「哭晁卿衡」詩,以懷念這位好友。

而裴迪則是王維與杜甫共同的朋友,王維作有「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以及「春日與裴迪過新昌裡訪呂逸人不遇」,杜甫則有「和裴迪登蜀州東亭送客逢早梅相憶見寄」。

按理李王與王杜之間應該有很多互相唱和之作才對,但我並未看到他們之間有什麼互動,其中難道有什麼不為人知的原因嗎?

来源:世界新聞網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