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堵 德國擔憂(組圖)

摘要:上週,針對北京市區日益嚴重的交通擁堵,中國首都的市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治堵新措施,其中引人注目的限制新車上牌,更是引起了汽車廠商的憂慮。


北京高峰時段道路嚴重擁堵

在北京市新出臺的治堵措施中,2011年,每月新車上牌額度將控制在兩萬枚,將以搖號形式發放。擁有約2000萬人口的中國首都,希望通過這些措施,降低道路交通量,從而緩解擁堵,減少廢氣排放。而目前,北京每天的新車上牌量為兩千枚。治堵新政將減少2/3的新車上牌量。


北京的治堵措施也波及到了9000公里外的法蘭克福證券交易所

北京的政策往往具有導向作用,因此治堵新政立刻觸動了汽車廠商敏感的神經。華晨、吉利等中國本土廠商股價應聲下跌6%,而在香港交易所,東風汽車股價下跌甚至達9%。

治堵新政同樣也波及到了德國汽車業。週一,德國股市跌幅靠前的有大眾、寶馬、奔馳等,跌幅分別在3.9%到5%之間。除了整車製造商,配件供應商的股價也隨之下跌。法蘭克福證券交易所的一名交易員說,從北京傳來的消息引發了連鎖反應。週一開市之後,汽車業相關的股票價格就一路下跌。業內人士估計,北京的治堵措施將對汽車業產生一系列的影響。


德國大眾在北京的一處經銷店

此前,德國汽車業復甦,很大程度上要歸因於2010年中國市場的快速回暖。德國汽車業今後的增長預期也建立在中國市場能夠持續繁榮的基礎之上。因此,兩週前,配件供貨商德國採埃孚集團總裁海爾特(Hans-Georg Härter)指出,德國汽車業對中國市場過度依賴,將對未來的發展構成風險。

北京是中國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區之一,因此也是這個國家最重要的汽車市場。在全球經濟危機期間,中國已經躍升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2009年全國汽車銷量達1360萬輛,2010年估計將達到1500萬輛。

中國的經濟政策制定者目前面對的是一個兩難的困境。一方面,汽車產業是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柱,另一方面,京滬等特大城市也備受道路擁堵困擾,嚴重影響生活質量。

眼下,汽車產業寄希望於中國的二、三線城市,以期從這些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上漲中獲得提升銷售量的動力。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