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日本人如何培養「團隊精神」

 2010-12-27 16:51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1
    小字

數千年來一直被看不起的「日本」很快從一個被欺凌被瓜分的弱國成長為列強,雖經第二次世界大戰變成廢墟一片,卻又奇蹟般地迅速崛起成為了世界性經濟強國,著實讓人欽佩。日本的成功得益於其企業驚人的生產效率。有人懷疑這是什麼‘東方魔力’在起作用。日本人的高效率主要來自於他們的團隊精神。

常聽人說:「一個中國人是條龍,三個中國人是條蟲。一個日本人是條蟲,一群日本人是一條龍。」這話也許有些偏頗,然而從中我們可以看到世人對日本人團隊精神的認同。

本人對日本瞭解不多,只能從自己在日本一年的大學生活來一個管孔窺豹。

在日本一年,感觸良多,但印象最深刻的還是日本大學的團隊精神的培養。

在日本的大學,即便是同一年級,班級與班級之間也是很生份的:如果有事要找另一個班的同學,應該站在門口請其本班同學把要找的人叫到走廊上來交談,貿然進入他人班級是非常失禮的行為。表面看來是個禮貌問題,但深思一下,這大約可歸咎為團隊領地默認。在中國大學則沒有這層顧慮。上課之外的時間,其它班的學生也可以進入教室內一起學習或聊天,根本不必考慮這是別人的地盤。

在課程學習的方式上,日本大學的許多作業、課題都是通過把全班學生分成數個學習小組,選舉小組長,由組長對每位組員進行任務分工,然後大家根據分工在學校共同完成作業,比較注重團隊協作。在中國,大學課程多以理論為主,佈置的作業大部分都要求學生個人在課後單幹完成,比較注重個人全能,根本不考慮協作精神。

在日本大學時常舉行大型校園活動,實際就是團隊精神訓練的大練兵。

這些活動,通常是先在每個班選舉組織活動的學生幹事(領導者),以組或臨時組委會的形式經由幹事與校方及學生們進行交洽,安排具體的活動,幹事們一般都會召開數次會議(可視為團隊組織培訓),以決定詳細的活動進程時間表。前期準備會在正式日期前的一個月甚至兩個月前就開始進行。燈光、舞臺乃至飾品、道具都是由學生親自動手一點一點的完成。活動安排也會通過每天放學前的班會作出清楚的說明。以保證每名學生都能統一時間,共同完成活動工作。重視的是過程而非結果。

而在國內,此種活動也進行,但通常由學生會幹部組成臨時的工作組,在一名或數名負責教師的帶領下分別完成準備工作。一般而言,能力強的學生、幹部也會被多委派更多的工作,對於普通學生而言,主要任務只是完成自己的展示作品,也許還參加展示前一週的布展工作。至於布展所需材料大多以購買為主,重點則放在對展會的設計布局上,看重的是結果而非過程。無論從學生的參與程度還是從每一位學生的鍛練機會來看,國內大學的活動效果都大打折扣。

至於課外研修,日本大學也十分重視,一個學年約設置五次左右的課外活動課程。大多是參觀美術館、展覽、藝術品欣賞、大型企業訪問等,筆者參與過的就有博物館參觀、芭蕾舞劇欣賞、日本能劇欣賞、香奈兒銀座店的訪問等等。這也是團隊精神培養的一個舞臺。

此外,日本大學對於學生的考勤是十分重視的。每堂課都會進行點名,期末所發成績單上也會有明確的記錄,並且設有「全勤獎」,對每天按時上課,從無缺席早退情況的優秀學生給予獎勵——對團隊的管理用的是「法治」。國內大學則是以各專業的教師對出席數重視的程度來決定——對團隊的管理用的是「人治」。

總之,在筆者看來,日本大學除了學習所需的專業設備配置得相當完善,每名學生都會有親自操作的機會外,還非常注重學生們的團隊精神培養。

當然,日本人的團隊精神並不是僅在大學培養起來的,但我們從其大學教育過程中亦能看到其團隊精神形成的影子。或許這也值得國內大學一鑒。

来源:日本新聞網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