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歷14年抗戰老兵的抗戰感言(組圖)
1945年9月9日在南京舉行的中國戰區日軍投降簽字儀式(油畫)
中國陸軍總司令何應欽簽署的「中國戰區日軍投降簽字儀式」請柬
日本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岡村寧次在降書上簽字後蓋章
岡村寧次簽章的降書(部分)
何應欽上將在日軍降書上簽字受降
何應欽上將簽章的日軍降書(部分)
日本降書
中國戰區最高統帥蔣介石
1945年9月2日在東京灣美國密蘇里號軍艦上舉行的日本投降簽字儀式
日本外相重光葵代表日本天皇和政府在投降書上簽字
同盟國代表、盟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上將簽字受降
中國代表徐永昌上將簽字受降
徐永昌上將在日本投降書上的簽字
作為親歷14年抗戰的耄耋老兵,如今回首這段歷史,我想說點什麼。我想說的是:要讓國人尤其是年輕人瞭解抗戰歷史真相。我們不能忘記堅苦卓絕的抗戰,不能忘記中國軍民用血肉與敵相搏的抗戰,不能忘記那些為國捐軀的英烈們。
在抗戰歷史這個問題上,我想我能說點什麼。因為我親歷抗戰全過程,其間轉戰東北、華北、華中和西南;長期作為連長和營長帶兵在第一線作戰,即便是任副團長後,也是開戰必在第一線;在東北軍的勁旅和中央軍的精銳各抗戰7年;先後參加過東北抗日、熱河抗戰(屬長城抗戰)、察哈爾抗戰、河北永定河地區抗戰(屬保定會戰)、豫北抗戰、山西太行山抗戰、豫皖對日游擊作戰、武漢會戰(萬家嶺戰役)、隨棗會戰、冬季攻勢、棗宜會戰、豫南會戰、豫中會戰及多次游擊戰鬥,其中光大會戰就有6次(每次會戰都有多次戰鬥),而東北抗日不亞於大會戰;經歷過運動戰、攻城戰、守城戰、陣地戰、山地戰、伏擊戰和游擊戰等多種方式的對日作戰。
當年中國軍民奮勇抗敵,發動大會戰20多次、大型戰鬥1100多次、小型戰鬥28000多次,戰死在前線的國軍將軍就有200多位,基層官兵的犧牲可想而知。
現在的人很難想像當年中日之間軍力和國力的巨大差距。當時的中國只是一個歷經持續10餘年軍閥混戰的僅僅形式上統一的貧弱的農業國,而日本卻是一個新興的工業強國。軍事上日本是當時全球最強的陸軍和海軍國之一,擁有先進、完善的軍事組織體系並建立了全民戰爭體制。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之初,日皇裕仁問戰爭所需時間,日本陸相杉山元答曰:「一兩個月足矣」(當時西方國家普遍認為,中日全面戰爭一旦爆發,快則一個月,慢則六個月,中國就會失去一切作戰能力,向日本無條件投降)。
猖狂的小日本只看到了自己的強大,卻低估了我不畏強暴、奮勇抗爭的中華民族精神。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我們是在用十分落後的武器裝備和血肉之軀抗擊日軍的飛機、大炮、坦克、裝甲車和其他先進的武器。雙方軍事素養差距甚大。雙方後勤補給更是無法相比。中國軍民就是要與日軍拚命,消耗其有生力量,保衛我國家民族。中國抗戰中敵我雙方力量之懸殊,國軍抗敵之勇猛、犧牲之慘烈,史無前例。
很多人不知道當年軍力和國力強大的法國(當時號稱「頭號陸軍大國」),在戰爭爆發6週內便向德國投降;當年軍力和國力強大的蘇聯在開戰半年內竟有150多萬蘇聯紅軍被德軍俘虜;當年軍力和國力強大的美國在菲律賓以10萬餘兵力(美菲聯軍)與5萬餘兵力的日軍交戰,結果向日軍投降;當年軍力和國力強大的英國在新加坡(英國稱之為「東方第一要塞」、「不可攻破的堡壘」)以10萬餘兵力與3萬餘兵力的日軍交戰,結果向日軍投降。英國首相丘吉爾說:「英國歷史上最嚴重的災難,規模最大的投降,就在新加坡。」此前在香港的英軍已向日軍投降,此後在緬甸的英軍也慘遭失敗。
當時中國國民革命軍的英勇頑強不輸任何國家的軍隊。美國總統羅斯福曾致電蔣介石:「中國軍隊對貴國遭受野蠻侵略所進行的英勇抵抗已經贏得美國和一切熱愛自由民族的最高讚賞。」英國首相邱吉爾曾在演說中指出:「諸君如憶及日軍之活躍,即知中國抵抗敵人至五年之久,並予敵人以打擊,為如何不可思議之事。」
中國抗日戰場始終牽制和消耗著日本陸軍的主力(當時美國戰時情報局認為,日軍至少半數被牽制於中國大陸),對世界反法西斯的鬥爭作出了巨大貢獻。當時日本陸軍戰力之強悍舉世公認。美國總統羅斯福說:「假若沒有中國,假若中國被打敗了,…有多少師團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而調往其他方面來作戰?他們可以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他們可以毫不費力地把這些地方打下來。他們並且可以一直衝向中東,和德國配合起來,舉行一個大規模的夾攻,在近東會師,把俄國完全隔離起來,吞併埃及,斬斷通往地中海的一切交通線…(如此,)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前途就不堪設想了!」英國首相丘吉爾說:「如果日本進軍西印度洋,必然會導致我方在中東的全部陣地崩潰。能防止上述局勢出現的只有中國。」斯大林說:「只有當日本侵略者的手腳捆住的時候,我們才能在德國侵略者一旦進攻我國的時候避免兩線作戰。」
這裡老朽想說說國軍的稱謂問題。國軍是中國國民革命軍的簡稱,是當時執政的中華民國國民政府的政府軍,是抗擊日本國軍隊侵略的中華民國軍隊,是國家的軍隊而不是黨的軍隊,儘管其國民黨黨派色彩較濃。長期以來媒體將國軍稱為國民黨軍(隊)是不恰當的。
對於湯恩伯將軍的評價,有些宣傳是不客觀的。湯恩伯能受到蔣介石的信任和重用,獲迅速提升並成為獨當一面的大將,主要靠的是其過人的統兵能力和不菲的戰績。在抗戰期間,湯恩伯將軍是少數令日軍最畏懼的國軍將領之一;湯恩伯部是令日軍畏懼的抗日勁旅,被日軍華北方面軍視為頭號大敵和心腹之患。湯恩伯部在多次大會戰中與日軍精銳決戰,重創日軍,鮮有敗績;即使是在豫中會戰中,不僅能在登封痛擊日軍,且能巧妙及時地突破日軍重兵封鎖而將主力完整撤出,粉碎了日軍的圍殲企圖。據說日本人曾高度評價兩位中國將領:一位是被譽為「活關公」的張自忠將軍,另一位就是湯恩伯將軍。日本「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官岡村寧次視湯恩伯將軍為可怕的對手。
此外,長期以來媒體依據與湯恩伯將軍有隙的李宗仁將軍的說辭,宣傳所謂湯恩伯將軍在臺兒莊戰役中消極避戰(實際上在臺兒莊戰役中,湯恩伯將軍指揮第20軍團相機運動作戰,立下赫赫戰功)及媒體對豫中會戰中所謂豫西民變(實際上主要是土匪民團武裝趁戰亂伏擊、搶奪離散的國軍部隊)的過分渲染,老朽認為有失公允。
老朽認為湯恩伯將軍的主要過錯有二:一是在河南治理不善,引起民怨;二是強調派系,對非黃埔系、非中央軍的部隊和人員歧視、利用和打擊。這些都是事實。湯恩伯將軍在中原大力擴軍,徵收稅賦,陡增民眾負擔。雖然是擴大抗日隊伍,但也有擴張個人勢力的因素。且由於廣收游雜部隊和反正偽軍,使部隊良莠不齊。如收編的有些河南遊雜部隊和反正偽軍(這類部隊軍紀敗壞)公然打著湯恩伯部的旗號擾民。本來當時河南已連續2年大災(旱災、蝗災),加之戰亂,社會動亂,民生極其艱難,自然激起民怨。而這類收編的游雜部隊和反正偽軍打起仗來卻不堪一擊,在豫中會戰中嚴重影響了國軍的士氣和作戰。主政中原的湯恩伯將軍焉能不被河南一些民眾責罵。但也需指出,抗戰期間國家經濟財政極度困難(尤其是抗戰中後期),而作戰養兵必然增加民眾負擔,湯恩伯將軍被責罵亦有一定的客觀因素。國民黨講派系,令非嫡系的抗日將士心寒,造成國軍內部離心離德,內戰一開,對國軍的負面影響立現。而湯恩伯將軍尤其強調派系。第91師的遭遇,師長馮佔海、旅長趙維斌和團長範廣祿的遭遇,以及老朽自己在中央軍的遭遇,使老朽對講派系深惡痛絕。
評價湯恩伯將軍,不宜強調黨派立場,也不能從個人恩怨出發,應從國家民族利益的角度考慮。在國家民族存亡之秋,在堅苦卓絕的抗戰中,湯恩伯將軍率部英勇殺敵,戰功卓著,並成為令日軍畏懼的一方大員,對國家民族是有功的。其過不掩功。「中國抗日名將」的稱號對湯恩伯將軍是實至名歸。
回憶抗戰,我們不能忘記我們患難中的朋友——美國。
中國全面抗戰開始後,美國的主流媒體一直站在中國一邊,頌揚中國軍民的英勇抗爭並譴責日本的侵略罪行。1941年3月,美國明確宣布將無條件地全面援助中國,強硬要求日本從中國撤軍,並宣布這是美日談判的基礎。
4月13日蘇聯背信棄義與日本簽訂《蘇日中立條約》並向日本承諾「保證尊重‘滿洲國’的領土完整和不可侵犯」,停止對中國的援助,日本得以放手進攻中國。4月14日,美國國務卿赫爾在接見記者時說,美國政府的政策不但不會改變,還將密切注視遠東局勢的發展,並繼續援助中國。第2天,美國總統羅斯福表示,中國所需要的軍火已依照前不久的軍火租借法案予以考慮。此外,他已批准將美國現有的若干軍火轉讓中國,並命令製造商趕造新軍火供中國使用。
8月1日,美國宣布對日本實施全面石油禁運,這對日本不啻沈重一擊。同月,陳納德將軍領導的飛虎隊(後編為美國陸軍第14航空隊,至抗戰結束,第14航空隊以損失500架飛機的代價,共擊落日機2600架,擊斃日軍66000多人,有效地支援了國軍陸軍的作戰,並出動900多架次轟炸日本本土)正式成立,參加中國對日空戰。
11月26日,美國國務卿赫爾致日本備忘錄(最後通牒),不僅強硬要求日本從中國撤軍,還要求日本與其他國家放棄在中國的一切權利和治外法權。
12月1日,日皇裕仁主持的「御前會議」決定進攻美國。該會議決議稱:「美國的態度徹頭徹尾說的都是蔣介石要說的話……」「若容忍之,不但要拋棄中日甲午戰爭、日俄戰爭的成果,‘九一八’事變的結果也必須放棄,這是無論如何也不能接受的。」
1942年,中國抗戰進入最艱難的時期,中國最後一條補給線——中緬國際通道被日本切斷,中國完全處於日本包圍之中。此前宋子文曾向蔣介石進言:「倘若日寇進犯緬甸,斷我賴以生存的滇緬路,我後方軍民則無異困守孤城,坐以待斃...」當時中國戰區的武器彈藥、作戰物資只夠勉強維持兩個月,中國處於危機時刻。這時美國總統羅斯福下令:不計任何困難,必須開通到中國的路線。美軍開通了從印度到昆明的被稱為「空中地獄」的駝峰航線,開始了歷史上空前的大規模持續空運。在駝峰航線上每3架飛機就有1架在飛行途中墜毀,共損失運輸機563架。美國空軍犧牲和失蹤飛行員及機組人員共1579人。美國還幫助修建了中印公路和當時世界上最長的大口徑輸油管道(從印度加爾各答通到昆明)。美國幫助中國粉碎了日本切斷中國與國際聯繫的交通線以迫使中國屈服的企圖。
美國共向中國提供了8億多美元的援助,是二戰期間中國最大的援助國。美國還派遣大批陸軍軍官、作戰部隊和工程部隊參加中國抗戰。當時以竇恩將軍為司令的美國陸軍Y部隊4000餘人曾在整個滇西反攻中與中國遠征軍混合編成,同中國官兵一起親臨前線、浴血作戰。在收復騰沖戰役中,美軍中尉夏伯爾等14名官兵壯烈犧牲。
1942年西藏噶廈當局成立「外交局」以示「獨立」。國民政府為此下達了「征藏令」。翌年5月丘吉爾竟然在會議上對宋子文(時任國民政府外交部長)說:「西藏為一獨立國,中國在對敵作戰期間,何以對藏用兵?」當時美國承認西藏是中國的一部分,迫使英國不再公然支持藏獨。
在1943年美蘇英首腦德黑蘭會議上,羅斯福總統認為未來聯合國組織的最高權力機構應該由世界大國掌握,充當世界警察。斯大林主張「世界警察」應該由美、蘇、英三國組成,中國無權列入。丘吉爾也主張由美蘇英「三警察」統治世界。但羅斯福總統認為,如果沒有中國的參與,「世界警察」的代表性就不夠。他還在多種場合表示:「在將來,一個仍然不可戰勝的中國將不僅在東亞,而且在全世界起到維護和平與繁榮的適當作用。」
此前在莫斯科舉行的蘇美英三國外長會議上,當美國國務卿赫爾提出把審議《四國關於普遍安全的宣言》列入會議議程時,蘇聯外長莫洛托夫即提出異議,其意圖就是要排斥中國。赫爾堅持要把中國列為宣言的共同發起國,甚至表示將不惜以會議達不成協議為代價,莫洛托夫被迫妥協。
貧弱的中國能在二戰時期躍居「四大國」行列,進而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一,美國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還要指出的是,若不是美國向日本投擲原子彈,中國的艱苦抗戰還要持續多年,還要付出更多的犧牲。
美國在中華民族最危險最困難的時候伸出了援手,給予了最有力、最直接、最慷慨的援助。「人之有德於我也,不可忘也」!這是中華民族的古訓。
抗戰時期的國軍敵後游擊區,除冀察、蘇魯游擊戰區堅持到抗戰後期撤銷外,山西遊擊區、豫鄂皖游擊區、浙西遊擊區、海南遊擊區等一直堅持到抗戰勝利。國軍敵後游擊戰場鼎盛時期的兵力有近百萬人,一度成為日軍重點進攻的對象。
國軍第51軍第114師中將師長方叔洪、東北挺進軍騎兵第6師少將師長劉桂五(國民政府追贈陸軍中將)、東北游擊隊中將總司令唐聚五、第5戰區第2路中將游擊司令劉震東、蘇魯游擊戰區中將政治部主任周復、蘇魯游擊戰區第1路少將游擊司令馬玉仁(國民政府追贈陸軍中將)、第34軍暫編第45師少將師長王風山(國民政府追贈陸軍中將)、第1戰區游擊第4總隊少將總隊長範廷蘭、蘇浙皖邊區游擊司令部少將司令謝升標(國民政府追贈陸軍中將)、皖北游擊少將副總指揮雷忠、豫南遊擊第5縱隊中將司令戴民權、魯蘇皖邊區游擊第4縱隊少將司令陳忠柱、山東省鐵道破壞總隊少將總隊長高道先等國軍將領都是在敵後戰場上壯烈殉國的。
八路軍(全稱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和新四軍(全稱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建制上分別歸第二戰區和第三戰區司令長官領導。當時中國有10個戰區及蘇魯、冀察2個游擊戰區、40個集團軍。
中國抗戰是全民族抗戰,是不分信仰,不分黨派,不分階層的共同抗戰。凡是參加抗日的都是英雄好漢。中國人民奮勇抗敵,贏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這是近代中國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反侵略戰爭,廢除了帝國列強強迫中國簽訂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中國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犧牲和重要的歷史貢獻,並因此成為二戰四大戰勝國(美、蘇、中、英)之一和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美、蘇、中、英、法)之一。這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和驕傲。中國抗戰堪稱中華民族歷史上最輝煌的篇章。
要尊重抗戰歷史,不能因為蔣介石先生敗走臺灣就否認他作為中國抗戰的最高領袖和統帥領導了堅苦卓絕的抗戰。就像不能因為英國首相丘吉爾在二戰勝利當年舉行的英國大選中慘敗下臺就否認他二戰期間作為英國首相兼國防大臣領導英國人民堅決反抗法西斯所作出的不可磨滅的貢獻。歷史不容篡改,不容隱瞞。批判日本歷史教科書,大陸的歷史教科書又如何呢?大陸的抗戰史宣傳又如何呢?孔子曰:「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中國抗戰歷史不能編成黨派抗戰歷史。中國抗戰的信史應由有獨立人格、有良知的歷史學家來寫。
在堅苦卓絕的14年衛國戰爭中,多少英烈為國捐軀!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中國軍民抗敵時間之長,抗敵之勇猛,抗敵之艱難,犧牲之巨大,舉世莫比!僅在吉林抗日救國軍、國民革命軍第91師和第4師,老朽就目睹了大量不同信仰、不同社會層次、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年齡段官兵的英勇犧牲,其中大多數都未留下姓名和遺骨(尤其是普通士兵和下級軍官)。中國抗日英烈用血肉筑成了中國禦敵的新長城,他們踐行「我生國亡,我死國存」,他們是中華民族的英雄,是中國之魂魄。我們永遠不能忘記他們!我們要永遠紀念以張自忠將軍為代表的200多位殉國將軍(包括左權、楊靖宇、趙尚志將軍),我們要永遠紀念英勇犧牲的200多萬基層官兵(包括八路軍、新四軍的基層官兵),我們要永遠紀念那些以死抗敵的民眾。老朽希望:在中國首都建立中國抗日無名烈士墓,以紀念以死報國的無名英雄們。
「老夫耄矣,無能為也」,惟願中國早日民主、自由、富強!惟願中華抗戰英烈安息!惟願中華「不畏強暴、寧死不屈、奮勇拚搏」的抗戰精神代代傳承!
關於抗戰,老朽如是言。
作者生平簡介:
韓聲濤,漢族,1912年10月22日生,山東平度人。1931年春參加東北軍,同年秋參加東北抗日義勇軍。在14年抗戰(1931—1945)期間,歷任戰士、排長、連長、營長和副團長;先後參加東北抗日、熱河抗戰、察哈爾抗戰、河北永定河地區抗戰、豫北抗戰、山西太行山抗戰、豫皖對日游擊作戰、武漢會戰(萬家嶺戰役)、隨棗會戰、冬季攻勢、棗宜會戰、豫南會戰和豫中會戰;所在部隊為吉林抗日救國軍、國民革命軍陸軍第91師和第4師。先後畢業於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洛陽分校、西安長安軍官訓練團和昆明美軍參謀學校。1948年任國民革命軍第13軍第299師團長。1949年任四野第45軍第135師副師長。1951年任第一高級步兵學校教務處副處長。1955年被轉業到湖北省襄陽高中任副校長,後被打成「右派」,「文革」中受迫害。生前為湖北襄樊四中離休幹部。2010年3月22日在襄樊逝世。
- 關鍵字搜索:
-
親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