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走強是大勢所趨

受美聯儲主席伯南克表示,不排除推出第三輪定量寬鬆(QE3)貨幣政策可能性的影響,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持續走強,其中黃金、銅等期貨價格更是創出歷史新高,市場上近來率先止跌企穩的黃金股迅速崛起,與此同時,有色金屬和煤炭等板塊也紛紛走強。而在年線下苦苦掙紮了多日的滬指也重新站回至年線上方。

對此,東吳證券研究所有色金屬行業分析師黃海方認為,在全球經濟復甦不確定性仍存的情況下,發達國家對寬鬆貨幣政策的依賴不會改變,因此黃金的吸引力將在長期得以體現。

他在今日發布的研究報告中指出,全球金屬需求仍處於緩慢溫和復甦狀態。9月以來的基本金屬強勢行情主要由各國央行量化寬鬆預期以及由此引發的全球貨幣體系貶值預期推動,貨幣因素髮揮了重要作用。寬鬆流動性對行業估值與金屬價格形成支撐,然而中國的高通脹與貨幣收縮政策引發了進一步調控的預期,形成反作用力。

自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美國等主要經濟體向金融系統注入大量流動性,美聯儲11月正式啟動第二輪量化寬鬆時即表示,將根據後續經濟的發展情況對量化寬鬆進行實時的、合適的調整。而美國近期的就業狀況顯然不盡如人意。美國11月非農就業人口增加3.9萬人,差於預期的增加14萬,也遠差於10月的增加17.2萬人,11月失業率為9.8%高於10月的9.6%。這顯然增加了美國繼續推行QE3的可能性。

黃海方表示,儲備貨幣發行國加速其貨幣增長,會自動導致外國貨幣增長率的加速和通貨膨脹。因為外國中央銀行要購買該種儲備貨幣以保持其匯率穩定,從而加速本幣供給。主要國家的貨幣擴張和低利率政策,正推動國際資本向新興市場流動。新興經濟體的自主貨幣政策由於「被寬鬆」而大打折扣,政策選擇變得更加困難和謹慎。

與此同時,他指出,量化寬鬆政策對於實體經濟的提振作用有待觀察。寬鬆的流動性有利於激發金屬的金融屬性,超低利率環境有利於激發市場對於金屬的投資需求,而在刺激實體經濟復甦上的效果仍有待觀察。立足於中長期,在全球經濟增長內生性動力不足的情況下,資源成為抵禦貨幣購買力下降的良品,升值是大勢所趨。目前需要警惕的因素,是新興市場國家,尤其金屬消費第一大國中國迫於通脹壓力對貨幣政策收緊,對沖寬鬆流動性。建議關注11月CPI數據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貨幣政策的指引。

本文留言

作者楊曉薇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