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退房」磨磨蹭蹭

在78家不以房地產為主業的央企「磨磨蹭蹭」不願退出市場的時候,監管機構日前向商業銀行下發了一份房地產央企「紅名單」。根據這一名單,目前多家銀行已經要求分支行只能對名單中列示16家房地產央企提供新增房地產開發貸款,對16家之外的非房地產主業央企不得提供新增房地產開發貸款。

自從今年3月國資委表態「78家不以房地產為主業的央企將退出房地產業務」,已經大半年過去了,卻僅有7家央企掛牌轉讓其不足20家地產子公司的股權,剩餘71家央企超過200家地產公司至今未見動靜。央企「退房令」在執行層面,遭遇了一次結結實實的「腸梗阻」。

公眾對此倒是從頭到尾都顯得異常冷靜:反正僅僅16家「紅名單」央企,就足以實現對房地產領域的獨霸,78家央企退出只會讓16家「紅名單」企業更好地做大做強,併進一步壟斷市場。對於國資委的大算盤而言,要求78家央企「退房」,也許只是對地產國資的優勢集中,只是左手挪到右手的資源轉移,並不意味著對房地產領域的放棄。

有業內人士指出,讓銀行通過卡住資金的方式來「倒逼」央企清理房地產業務,或許將從根本上扭轉局面。問題是,商業銀行中獨佔鰲頭且與央企聯繫緊密者,他們很多同樣也是央企,同樣也是房地產暴利的分食者,央企「退房」對他們並無好處,憑什麼你管不了房地產央企「退房」,就一定管得住金融央企「禁貸」呢?要知道,新增房地產開發貸款對於央企內部而言,並不一定非要以房地產開發名義獲得,反正都只是內部資金流轉的事情。

央企對「退房令」陽奉陰違遲遲不願「退房」,說明什麼?這首先說明房地產依然是一個暴利行業,要不然也不至於大多數的央企都跟風選擇進軍房地產市場。其次,這還說明央企對於作為自身合法外衣的「國計民生」並不熱衷,不願意再兢兢業業做好實業,去努力支撐起國家實體經濟,相反更樂意謀求資產價格上漲帶來的高額利潤。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舒聖祥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