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美國物價為什麼比中國便宜

 2010-12-07 06:4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20
    小字

中國雖然屬於發展中國家,但是物價卻有趕超美國的跡象。造成中美物價異常的因素固然很多,除了國際政治經濟分配體制使然,更是兩國內部各自司法、經濟體制差異的結果,這種制度成本的差異體現在從生產到流通以及交易等各個環節。

一直將美國作為參照物和追趕目標的中國民眾,忽然發現,一直以發展中國家自居的中國,有越來越多的商品價格開始「趕英超美」了。

拿著世界上低水平的收入,承受著世界上高昂的物價,而且物價還在上漲,放在銀行的儲蓄仍在不斷縮水,中國民眾的當下生活空間越來越顯逼仄。

物價「趕英超美」

經濟越發達,物價越貴,這個常識硬殼曾經年累月地深埋在民眾大腦。但是當數億大陸百姓糾結於周邊物價的騰雲駕霧時,一些出國赴美的人走下飛機後,驚奇地發現,美國的很多物價,竟然比中國便宜。

而「美國物價低於中國」的圖景,從前年華爾街金融危機起,就被有心人勾勒,之後越來越多的人攜帶證據加入,填畫這個新《海國圖志》。

兩年前的一次網購,讓網民小秦印象深刻。作為一個戶外運動愛好者,小秦一直想買一件能夠保暖防水透氣的衝鋒衣,在國內市場上,只要是稍微正規的品牌衝鋒衣,即使是國內品牌,價格動輒上千元;哥倫比亞衝鋒衣等國外著名品牌更是高達兩千元左右。

這超出了小秦的心理承受能力,一個偶然的機會,小秦在一個美國的購物網站上發現,一件哥倫比亞衝鋒衣打完折後只要60美元左右,折合人民幣不到500元,通過一個代購網站,加上手續費,最後這件衣服僅花費了小秦五百多元,而國內同樣的衣服價格在1500元以上。

財經評論家時寒冰關於中美物價對比的一篇博客,近期更是在網上瘋轉。時寒冰最近去了一趟美國,在洛杉磯「遇到一群中國遊客,購物之多可用瘋狂來形容。在一個賣箱包的商店,幾乎每個從中國去的人都買兩個以上的箱子,因為,他們要裝下所買的商品。他們一邊挑選著商品一邊驚詫著:這裡的東西怎麼會比國內便宜這麼多?!」

時寒冰隨後對比了上海和美國洛杉磯的物價:在中國一套賣3萬元左右的Armani(阿瑪尼)西服,在洛杉磯用四分之一甚至五分之一的錢就可以買到;寶馬Z4的價格,洛杉磯的廣告上標注報價為29881美元,中國的價格,聽一位朋友介紹,大致在50萬元到80萬元人民幣之間……。

受過統計學嚴格訓練的經濟學家左小蕾,也參與了物價的跨國大比對。她發現,美國加州機場商店的美制風衣,按照1比8的兌換率,不到北京賽特商場風衣價格的五分之二。若按人民幣升值後的1比6.8兌換率,價差更大。

帶給中國人沮喪的不只是美利堅合眾國。某一法國製造的服裝價格,進口到中國後,左小蕾按照1比11的歐元匯率測算,結果是中國國內價格幾乎高出法國當地價格一倍。「如果加上按照法國服裝出關後退稅的價格,就不止一倍的價差了。」

不過,這些國際名牌商品,考慮到進口到中國要徵收很高的關稅,再加上運費等因素,所以在中國賣得比西方貴,並不令人吃驚(儘管貴四五倍仍然有些不甚合理)。但是,一些中國製造的商品在中國居然比美國貴,實讓人匪夷所思。

美國一位研究中國經濟的華裔學者就吃驚地發現,他在美國超市沃爾瑪買到的中國大陸生產的質量不錯的登山鞋,一雙價格只要2.99美元。之後,他給一位中國經濟官員打電話講了此事,對方不信,說在中國大陸出售的登山鞋,「三百元人民幣買的還是爛牌子,好一點的都要一千多元。」

在中國生產的levis牛仔褲在中國商場大多數要賣到上千元一條,而在美國levis的官方網站上大部分價格都在50美元左右,低的只要35美元,高的也不超過80美元,換算下來,價格只有不到國內的一半。

廚房用具是中國製造的長項,但享受此福音的似乎是美國人民。剛到華盛頓工作半年的老吳最近發現,梅西百貨一套七件套的鍋,既有平底炒鍋,也有湯鍋、奶鍋和煎鍋,全都有厚厚的不鏽鋼鍋底,「Made in China」,打完折70美元,不到500元人民幣。而這種高質量的不鏽鋼炒鍋,在國內價格一隻就得數百元。

比較總是讓情緒跌宕。一個在美國的留學生在天涯論壇上發了一個帖子:行走在美國的超市裡,我的內心充滿憂傷。不止一個中國人在逛了美國的超市或者商場後心生酸楚。那些在國內價格高高在上的所謂名牌,在美國是以國內幾分之一甚至十幾分之一的價格在出售。

即使是構成普通百姓最大消費支出的農產品,包括糧食、水果蔬菜、肉蛋家禽海鮮等,美國的一些價格也相對比中國實惠。在美國生活的中國記者高娓娓在自己最新出版的書中記錄道:在紐約法拉盛的華人超市,活螃蟹海鮮,一打12只任你挑,價格根據季節、質量而變,從5.99美元到12.99美元。豬肝、豬心、豬腳、骨頭之類,每磅價格都在0.50-0.99美元之間。泰國米,50磅(約45斤)裝的,18美元左右一袋;葡萄,0.99元1磅;6瓶百威啤酒 7美元;橙子,3—5個1美元。

「一家三口,在生活上,如果你不出去吃喝,平平常常,一般的日子,每個月差不多300美元(2000元人民幣)就夠了。」 高娓娓稱。

當然,農產品方面,由於在中國居民消費支出中佔據了絕對比重,而美國並不是,因此絕對價格大多還是美國貴。如在美國,大白菜,1斤價格相當於大陸人民幣3.3元;西紅柿1斤價格相當於大陸6.7元。

住房方面,一位赴美的中國留學生做了統計後對《鳳凰週刊》記者說,在美國的二線城市,購買兩室一廳的90平米聯體別墅(不算地下室),在一個不錯的區需要20-25萬美元;如果是租房則需600-800美元/月。

而即使在洛杉磯、加州和紐約、華盛頓這樣的一線城市富人區,其房價也遠低於中國的北京和上海。洛杉磯富人區的一棟使用面積350平方米左右、相當於上海500、600平方米建築面積的別墅,價格僅為150萬美元,折合人民幣相當於1.8萬元到1.9萬元每平方米,這個價格在上海市區連一般的商品房都買不到。而且這棟別墅還附帶一個能停兩輛suv的大車庫,附送一個600平方米的院子。

除此之外,美國的房產都是永久產權。在美華人瀋群最近在推銷新書《美國也荒唐》時,回答網友提問說,美國的房子不僅是永久產權,而且房子上面的天空,房子下面800米以內的地也是屬於房主的。只有高於一定的高度之後,天空才是國家的,如果在地下800米以內發現了石油或者其他礦產,這些資源都歸房主所有。

這些都是絕對價格(按匯率直接換算物價)比較。如果按照購買力平價來計算,或者考慮相對價格(物價在中美兩國居民收入中的相對份額),這個差距將更加驚人。

目前可用的權威公開數據是,世界銀行2007年12月底公布,中國2005年的購買力平價為3.45,即1美元相當於3.45元人民幣。那麼上述這些商品的價格折合成人民幣的價格之後,將比現行匯率的計算還要便宜一半。

想像一下:一套Armani(阿瑪尼)西服3000元人民幣,寶馬Z4跑車10萬元人民幣。豬排骨4元人民幣一斤,泰國香米45斤只要60元。三口之家一個月的食物花銷,只需1000元人民幣就搞定!

而按照物價收入比,差距將更加刺眼。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2009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7175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5153 元,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月均收入為1431元和430元人民幣;而2009年美國居民人均收入為42240美元,月均收入為3500美元左右。

在美國,一杯星巴克的咖啡只要1美元,看一場電影只要8美元,佔美國公民每月收入的萬分之三和千分之二。而在中國,一杯星巴克的咖啡在20元人民幣左右,一場電影平均也需要50元人民幣左右,佔中國城鎮居民每月收入的1.5%和3.5%左右,相當於美國居民負擔的費用的50倍和17倍左右。

另外一個尚未被提及的價格則是政府公共服務的價格,美國也比中國便宜。被中國人稱為新三座大山的教育、醫療和養老,在美國這個以資本為主義的國度,基本上對居民沒有形成什麼壓力。

前述中國留美學生花三天調查後得出,醫療方面,美國不同的人會在不同的保險公司買保險,一些企業更直接幫員工買完保險。儘管醫療保險豐厚程度不同,但看病基本由醫療保險覆蓋,只需要極少的藥費。

教育方面,兒童享受12年義務教育不用交學費,並且政府對18歲以下的每個兒童給予每月400美元左右的補助金,當地叫做牛奶金。

對於老人,60歲以上的有1000美元左右的生活補助,65歲以上的老人則除了政府有補助外還可以領取自己的退休金了。若是殘疾人,福利待遇更是超乎想像。

在交通方面,美國的高速公路全部免費,中國養車,則要面臨森林般的費用。「因而這些福利也解除了美國中年人的很多經濟負擔。所以這裡的老外從不存錢,而且常常是負資產,想想也許是沒有後顧之憂的緣故吧。」一位在美打拼多年的華商反思後說。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鳳凰週刊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