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交鋒還有多少不能說的故事
專家與縣委書記"微博"交鋒

據《現代快報》11月24日報導,本月15日晚上,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社會問題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於建嶸,就自己與江西萬載縣委書記陳曉平的「博」交鋒,接受《人民論壇》專訪。於建嶸表示:我的憤怒並不是針對個人。(11月24日《現代快報》)

想來大家都應該還記憶猶新,那位說出「如果沒有我們這些縣委書記這樣幹,你們這些知識份子吃什麼」高論的縣官,就是這位有著海外留學背景的陳曉平。於教授受邀到萬載縣給七百多人講課,號召不要去拆老百姓房子。課後學者與書記的私下交流升級成交鋒,陳書記如此一言,惹得知識份子於建嶸「一怒推椅而起,離席而去。」知識份子決不摧眉折腰事權貴的錚錚鐵骨躍然紙上。

令當事人雙方均沒想到的是,縣委書記的一句話,經於建嶸「微博」演變成公共事件,引起網友的廣泛關注,再經多家傳統媒體轉載,引起社會廣泛反響。新京報等媒體多處引用人民論壇雜誌《中國官員的「網路恐懼」 》專題調查數據及觀點,稱此次事件再次觸動中國官員的「網路恐懼」神經。

於教授現在公開表態,他當初的憤怒,主要是對這種具有普遍性的執政理念和執政行為強烈不滿。但是,陳書記和江西省委宣傳部對他的「憤怒」顯然並不以為然。據報導,人民論壇記者在採訪於建嶸教授的同時,多次連線當事人之一的陳曉平,陳婉言拒絕採訪,說「等待事情大白的那一天」。江西省委宣傳部有關負責同志更是拒絕就此事作出說明及發表看法。

自以為是的輿論監督又一次吃了閉門羹,中國官員「網路恐懼」神經難道就只能停留在被「觸動」 ,只能任由其從此避而遠之?世上沒有不開口的罪。官員不開口,有權部門不表態,「神馬都是浮雲」 ,輿論監督豈不是大話空話?告別執政理念和執政行為讓人強烈不滿的日子,豈不遙遙無期? 否則,有權部門不會依陳曉平和相關部門的態度揣測,陳曉平是有委屈的;相關部門是同意曉平同志觀點的。或者說坦率些,陳曉平可能就是說了句大實話,他違背官場規則,把只能做不能說的當作「牢騷」一吐而快,於建嶸也承認,當時陳曉平在發火的時候應該覺得,即使對自己發火了也沒事,他應該也沒有想到事情會帶來這麼大的影響。是啊,誰能想到坐在宴席上正捧著人家飯碗的知識份子於建嶸,竟是如此迂腐得不通人情世故,把官員關起門與自家人講的私下話,寫進微博公告天下?

對於成為公眾輿論焦點的公權事件,如果不涉及個人隱私,狡辯和沉默都是一種抗議。官員有義務向公眾陳述事件的真相,公權部門更有責任澄清事實,及時跟進給予相應處置。現在好了, 好像有人在「等待事情大白的那一天」反攻倒算,而對事件有統一安排的相關省委部門,又拒絕作出說明及發表看法,公眾看來只好雲裡霧裡,等待著猴年馬月後 「不看廣告看療效」 ,幸災樂禍地見識自己委託別人掌管的權力演繹出的好戲。

然而,果真有了那一天,肚子笑疼的一定不是公眾。明顯蝕本的交易公眾不做也不樂意等,現在就很急乎乎的想明白:知名學者「微博」交鋒縣委書記的背後,到底還有多少說不得的幕後故事?
 

本文留言

作者冷雪峰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