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亞運金牌的意義在哪裡?

作者:章碧蕤  2010-11-26 23:5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1
    小字

第16屆亞運會11月12日∼27日在廣州召開,離結束還有一天,中國的金牌181枚,遠遠超出名列第二的韓國的金牌72枚的成績。圍繞著體育大國與體育強國,又展開了一場論戰。也就是說,我們已經把自己定位在體育大國或者是體育強國的位置上了。

但是一個體育大國和體育強國的標準在哪裡呢?你可以拿出許多官方的數據來證明自己是一個體育強國,比如說,我們舉辦了2008年奧運會,我們在廣州亞運會上已經毫無懸念的會拿金牌總數第一,鳥巢已經成為北京的標誌性建築等等。

當然,還有一種對比方法就是和1949年以前相比,體育設施完善了多少等等,但是1949年抗日戰爭和內戰剛剛結束,用和平時期和戰爭時期相比,我不知道意義有多大。和自己的歷史相比進步了,是否可以說是大國的標誌之一?那麼同時期結束戰爭的日本、德國在這60多年的進步速度如何?其他的國家,美國、印度等過在這些年的進步速度又如何?做一個國與國的比較是不是更有說服力?

事實上,在國際上目前還沒有一個客觀的、公認的可以量化的體育大國或者是強國的標準,自己給自己的大國或者是強國的定位如果得不到國際的承認,是沒有意義的。中國人深受儒家文化的影響,崇尚低調,奉行中庸,不抬高自己,不貶低別人。中國人的處世之道充滿了自省,從國事到家事,這種精神都貫穿其中。天時地利人和,一直是中國人所推崇的,小到個人處事,大到國與國之間的相處,都融匯著這種精神。

與此同時,在競技體育大量奪金的同時,再來看看中國的國民體質的數據。作為金牌大國的中國,在亞洲,體育設施和體育人口人均比卻進不了前10名;有1.6億人是高血壓、1.6億人高血脂,有2億人超重或肥胖;城市裡,每5個孩子就有1個超重,高中生裡85%以上的學生是近視眼。

再來看中國學生與日本學生體質體能之間的對比:2000年我國中學生身高、體重與日本同齡學生比,除高中17歲女生我國高於日本外,其餘均低於日本。到2005年也僅14歲、17歲女生身高高於日本,其餘均低於日本學生。比較兩國大、中、小學生的握力和50米跑成績,我國學生均低於日本學生。中國學生的體育活動不足是主要因素,在許多學校,體育作為副科經常被取消或者擠佔。

在國民體質的落後的基礎上產生的競技體育的金牌數量,和中國的GDP數字一樣,除了作為官員的政績之外,還有什麼意義呢?

奧運精神本質上是為了消除民族和種族的隔閡,讓人與人、國與國之間和平相處,體育精神的本質是和平而不是爭鬥。爭鬥也從來不是中國傳統文化提倡的東西,中國人注重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講求的是修內而安外。把體育作為耀武揚威的手段的做法,可以休矣。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