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者的內省

「性相近,習相遠」,孔子對人性的這句模糊學的概括,實在是非常高明的。性怎麼近?是善是惡?後人盡可以隨意去高論,於是性善論、性惡論、性無善無惡論……紛紛出臺,成為人性論的代表性觀點。不管人性論多麼有歧義,惡的客觀存在是論者們都承認的。

人生在世,自然要求生存、求發展。而求生存、求發展,當然會有慾念。慾念有好有壞,於是善惡生矣。

為了揚善抑惡,中外智者們想出了不少辦法,其中較普遍使用的可以概括為投豆法。

宋代趙康靖公在桌子上放兩個瓶子,一個放黑豆,一個放白豆。起一善念,放一粒白豆。起一惡念,放一粒黑豆。初時白豆少黑豆多,後來則是白豆多黑豆少。大思想家朱熹教門人時評論過此法,指出:「前輩有欲澄治思慮者,於坐處置兩器,每起一善念,則投白豆一粒於器中;每起一惡念,則投黑豆於器中。初時,白豆少,黑豆多;後白豆多,黑豆少;後來遂不復有黑豆;最後則雖白豆亦無之矣」。(《朱子語類》)卷113《訓門人一》)用此法檢修心念,在今人看來不免滑稽可笑甚至笨拙,但古人靠此法成功者確實是有的。明代徐溥就用此法克制私念:起善念,說善話,行善事,就在黃豆瓶中投黃豆;起惡念,說粗話,行惡事,就在黑豆瓶中投黑豆。日積月累行善,黃豆最後到底比黑豆多了。他最後官到華蓋殿大學士,仍然堅持積善除惡,修身養性。古人把這種方法叫做入德之方。用這種入德之法,他們見善必行,知過必改。「晝勤三省,夜必告天」,所以黑豆白豆之法雖然簡單,卻為賢智者所不棄。

此法的發明權屬誰呢?季羨林先生1948年發現在《大藏經》《賢愚經》卷13也有類似的方法,不過不是用豆子,而是用黑白石子。「以白黑石子,用當籌算。善念下白,惡念下黑」,「初黑偏多,白者甚少。漸漸修習,白黑正等。系念不止,更無他石,純有白者。善念已盛,逮得初果」。另據《地藏本願經講記》《如來讚嘆品》第六,也記有「教其觀心:起一念惡,即取黑豆入袋;起一念善,即取白豆入袋。如是臨睡數之,黑多白少;日日觀心,不覺白多黑少。最後,純白無黑」。

可見,投豆法是在中國和印度產生的一種道德修養法。

古人在培養高尚情操方面,用了一些「笨法」,但是長期堅持下去卻是不易的。如果能持之以恆地堅持下去,確確實實能收到成效。今天的道德修養,不是從中可以學到不少東西嗎?
 

本文留言

作者蔡德貴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