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權人士趙連海可望保外就醫

中國以尋釁滋事罪判囚兩年半的毒奶粉事件家長代表趙連海,有望保外就醫。對這宗疑似以放棄上訴換取提早獲釋的個案,有政協委員譴責司法機關有法不依,妨礙法治;有法律學者認為,這是皆大歡喜的結局;但更多致電電臺的市民感到唏噓和不滿。

在趙連海的辯護律師二十二日獲悉被解聘後,新華社二十三日凌晨從香港發出報導,指趙連海在本月十日一審宣判後,認罪服判,到昨日上訴期屆滿,並未提出上訴,一審判決生效,司法機關已受理對趙連海保外就醫的申請。

曾為趙連海發出公開信的港區政協委員劉夢熊表示,趙連海當日聞判後怒擲囚衣,表明要上訴,並以絕食抗議,不相信趙會認命,現在顯然是以保外就醫來維持法院顛倒黑白、指鹿為馬的荒謬判決,故此要予以譴責。

他續稱,最好的解決辦法,是讓上級法院推翻趙連海的一審判決,彰顯憲法賦予人民的表達自由權利,現時的做法是介乎中、下策之間。而在過程中,法院剝奪了趙的上訴權利,不讓他與律師會晤,亦屬違法。

劉夢熊聲言,會致函國家主席胡錦濤和總理溫家寶,提出中國司法改革的逼切性,並可能在明年三月的人大政協兩會期間作出提案。

港區人大代表葉國謙承認,中國法治仍未健全,以保外就醫的方式解決牽涉爭議的案件不是很好的做法,但屬無辦法之中的辦法;另外,法院亦應讓被告與律師會晤。

曾估計趙連海解聘律師是換取早日獲釋的中國政法大學客座教授王友金錶示,事件反映中國政府及法院都知道趙案的一審判決太荒謬,於是以批准無重病的趙連海保外就醫,作為下台階,以政治手段解決法制未健全、法治精神難以完全伸張的結局。

他形容,這算是糾正了法院的錯誤,結果是皆大歡喜,估計趙可能最快今天獲得保外就醫。

趙連海的前辯護律師李方平和彭劍均認為,現時的發展是一件好事,因為最重要是趙連海能盡快重獲自由,但申請保外就醫的結果如何,完全由官方控制,難以預料。

在香港,不少致電電臺節目表達意見的市民對事件表達不滿,認為中國司法制度數千年沒變,亦打擊了市民維護權利的意欲,難以號稱大國;亦有人認為事件是港人爭取的勝利。

另一方面,新華社的有關報導從香港發出,新華網亦沒有報導,顯然趙案的最新發展也會像過往般,只有香港媒體報導,中國國內媒體噤聲。

趙連海獲判刑兩年半後,兩名代表律師李方平及彭劍多次到看守所,期望與趙連海會晤,但一直未能如願,並遭當局施壓,逼他們停止參與案件,在昨日上訴期滿時,收到趙連海及其家屬簽署的解除委聘字條,當時已有評論估計,當中存在「臺底交易」。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