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靜是日本人的一種享受

我剛到日本的時候,對日本的許多地方都不適應,比如日本的「聲音」。

在日本,地鐵是人們的主要交通工具。不管車站內如何熙熙攘攘,行駛中的地鐵車廂內都是很安靜的。日本人規矩地坐著或站著,面無表情、似看非看地望著窗戶。即使熟人間也很少交談,偶爾竊竊私語,聲音壓得很低。所有人都刻意保持著車廂內的安靜。車廂內惟一可以自由響起的是「車掌」(駕駛員)報站的聲音。

在賓館大堂、機場等地方,日本人的表現和地鐵車廂內差不多,這些地方也很安靜。我想,或許地鐵車廂等都算是公共場所,所以大家要保持安靜,讓人不覺得混亂。

但我的這個想法很快就被證明是錯誤的。日本人在餐館就餐時、在住宅區內等比較「私人」的場合,也都非常安靜。在大小餐館中,人們低頭用餐,低聲交流,店內播放的輕音樂可以聽得清清楚楚,完全見不到那種猜拳行令、三五個哥們兒「要一壺好酒,談談這些年的辛苦」的場面。

很多日本家庭的主婦是不上班的,白天在家操持家務,或者看電視什麼的,但我走在偌大的住宅區內,感覺一幢幢房子都像是空房子一樣,只聽見自己的腳步聲和喘氣聲。後來朋友告訴我,日本人即使在家中也盡量不製造出大的聲音,不然會被投訴。我還真沒聽到過誰家大唱卡拉ok。

為什麼日本人這麼喜歡安靜?即使在家裡也不能「為所欲為」,不覺得壓抑嗎? 日本朋友告訴我,日本人認為,安靜是一種享受。

在我教的漢語課上有40多個青春年少的日本學生,個個安靜,沒人踴躍發言,即使我問「聽懂了嗎」,也很少有學生大聲告訴我「聽懂了」。其他外國教師也有和我一樣的感受,一開始懷疑自己教學方法不好,後來才明白,日本學生在課堂上只習慣聽和記筆記,而不是發問和互動。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