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縱橫】物以稀為貴,稀土大戰的理論基礎?(組圖)

/p>

中國雖然有世界工廠之稱,但大多數外資企業只是利用中國的廉價勞動力進行最後產品的組裝,而含金量高的工藝、技術和零件生產都安排在許多其它的國家,北京政府計畫改變這一現象。

現代的許多電器都需要一種原材料 - 稀土,早在1992年,鄧小平就說過,中東有石油,中國有稀土,全世界稀土供應,中國佔了97%。

隨著電器種類越來越多,比如電動車和風力發電機等,稀土的價格是芝麻開花節節高,今年,北京政府限制稀土出口,到目前為止,稀土出口已經減少了40%,在這樣下去的話,跨國公司必須做出選擇,要麼把關鍵生產工藝轉移到中國,要麼放棄利潤高昂的產品。

北京政府依靠龐大的中國市場,引進外資是都會要求轉讓關鍵技術,如今有了物以稀為貴的稀土,北京政府更有了跟外資企業談判的籌碼。

也許您會說,稀土是中國的特產,為了保護本土企業,為了獲得最大的利潤,限量出口也屬於正常,市場經濟嘛。但中國已經是世界貿易組織成員國,作為世貿組織的一員,不得限製出口,而且當北京政府2000年加入世貿組織的時候做出承諾,不會針對稀土徵收出口稅。

要限制稀土出口也不是不可以,前提條件是中國國內企業和外企一視同仁,但事實上,對中國企業來說,稀土供應不是問題,而稀土進口大國日本卻買不到,這顯然是對釣魚島事件的報復。

北京政府強調說,中國稀土蘊藏量只有全世界的30%,但是中國的稀土礦藏距離地表不深,開採容易,再加上勞動力價格低廉,環保的條條框框也少,而要在其它國家開發稀土礦會曠日持久。

美歐和日本打算在世貿組織跟北京政府對簿公堂,不過要有結果的至少得好幾年的時間。人民日報發表文章說,沒有人有資格批評北京政府,因為這是中國的內政。

但還是那個道理,作為世貿組織成員國,互相之間應該開放貿易,如果限制稀土出口是中國的內政,那貿易夥伴國限制中國產品進口是不是也是他國的內政呢?

讓事情更為複雜的是,稀土是高科技武器必不可少的原材料,比如,M1A2 Abrams 坦克的導航系統就需要稀土,倒不是說一旦打仗,美國和其它國家的坦克沒有了眼睛,而是這些國家的軍火供應商因為稀土供應受限制,不得不把工廠搬到中國,甚至轉移關鍵技術,這就不僅僅是貿易爭端,會上升到國家安全,升級到核心利益的地步,這就不是貿易戰的問題了。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