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中全會公報對政改輕描淡寫遭質疑(圖)


中國北京人民大會堂。

針對外界普遍關注的政治體制改革議題,剛剛結束的中共十七屆五中全會公報只有一句話提及,而且使用了「積極穩妥」這一具有很強保守色彩的用語,這讓許多之前對此充滿期待的中國網民極為失望。

那麼,什麼叫做「積極穩妥」呢?有分析人士認為,所謂「積極」表明的是態度,相當於說,這件事很重要,我知道了,我會重視它的。而「穩妥」則表現了某種矛盾心理,也就是說,這件事雖然重要,但卻有可能導致「不穩定」,因此在推進的時候必須防止顧此失彼。

中選網上專欄作者丁咚的文章說,由此可見,在五中全會上,對於政治體制改革的內部分歧依然很大,未能取得任何突破,那些希望維持現狀以及漸進改革的主張再次佔據了上風。儘管中國領導人在會前曾就推進政改多次表態,表明高層對此的認識已經達到了很高的水平,同時也體現出政治體制改革是時代的呼喚和民眾的期待。然而,此次中央全會卻並未如公眾所預期的那樣,在政治領域的改革方面提出任何具有實質性的新觀點和新措施。文章最後強調說,針對政治體制改革,五中全會發出的一個明確信息就是:必須確保中共領導之下的政權穩定,這就是底線,不容觸犯!否則,就寧願悠著點兒……。

綜上所述,學者木然的文章點評說,政治體制不僅要改革,不僅要積極穩妥,更要確定政治體制改革的內容和目標,以及明確的政治發展戰略,否則,所謂的政治體制改革就是一個假改革。我們不能不看到,至今的政治體制改革內容,不但沒有超出鄧小平所說的解決權力過分集中的問題及其範圍、界限,反而有著大踏步的後退,進一步,退兩步。正是權力過於集中的問題沒有解決,權力才以公開的方式大範圍有恃無恐地濫用。大權大濫用,小權小濫用。大權大濫用尤以破壞憲法尊嚴為甚,小權小濫用尤以侵犯普通公民權利、蔑視公民尊嚴為甚。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