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加強流動人口管理 暫住3天應到派出所登記

青海省省公安廳日前制定《青海省公安機關流動人口服務管理暫行規定》,全面加強對流動人口的管理和服務。

青海新聞網星期四報導,根據青海省省公安廳日前制定的《青海省公安機關流動人口服務管理暫行規定》,責任區民警要經常帶領流動人口協管員深入社區(村)開展走訪調查,全面掌握流動人口的底數和動態情況,對新流入的外來人口,及時掌握情況,對擬居住3天以上的,及時進行登記,對應發放暫住證的及時為其辦證,對已離開本轄區的流動人口信息及時註銷,落實人來登記、人走註銷制度。

中國國家人口和計畫生育委員會今年6月26日發布的《中國流動人口發展狀況報告》,2009年中國流動人口已達到2.11億,平均年齡約為27.3歲,由於分布、結構、素質複雜,其生存發展面臨6大問題,對國家戰略規劃、政府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提出了嚴峻挑戰。海外網際網路雜誌「中國事務」的主編伍凡先生認為,在中國流動人口如此龐大的情況下,中國不同省區市採取類似青海省的管理流動人口的措施,目的都是為了防止群體性事件的發生:

「流動人口對共產黨來講它是很難完完全全掌握的。它非常擔心,尤其是現在維權運動一年達到23萬到24萬人,比去年增加整整一倍。維權風暴來勢凶猛,它不希望你這些流動人口到處流竄,增加麻煩。所以它就限制你流動,要查戶口。共產黨害怕在這些掌握不住的流動(人口)中間出大事。戶籍制度在共產黨的統治底下,它只會加強而不會取消。因為你走在哪裡,它要盯著你嘛。你一取消,它盯不著你,你做任何事情它管不著你,它就擔心。不會取消。」

《中國流動人口發展狀況報告》說,流動人口中近79%為農業戶口,以青壯年為主,其中20至44歲佔被調查人口的三分之二,14歲及以下兒童佔20.8%,男性佔近51%,女性佔49.6%。流動人口家庭平均規模為2.3人;16至59歲人口中近87%接受過初中教育,人口月平均收入為1942元人民幣。他們主要在製造、批發零售和社會服務業領域就業,大多集中在低薪或高危行業裡。面對如此龐大的流動人口,中國政府是否應該取消戶籍制呢?就這個問題,在紐約市從事律師工作的葉寧先生認為這種可能性目前還不大:

「戶籍制度中國肯定還是要維持下去。戶籍制度給中國帶來的政府統治上、管理上的方便和利益實際上是很根本性的。所以我不相信中共會在近期廢除戶籍制度。」

《報告》還指出,在「十二五」及未來較長時期內,流動人口規模還將保持在2億以上,以市場為主導、以發展型遷移為主要形式的規模空前的農村勞動力轉移,將成為綜合影響中國未來一個時期整體及區域發展、產業布局、生態建設、政府社會管理與公共服務最重要的問題之一。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