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一具不尋常的屍骨,觸目驚心(圖)

 2010-10-06 21:38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7
    小字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圖為去年冬天大陸南京安德門地鐵站附近一無家可歸的老者被凍死街頭。

今年「國慶」之前,海內外的一些網站傳播了名曰《下崗女工餓死床上五年多,變成一具白骨》的社會新聞。雖有不同版本,但內容大同小異,其大意是講:

重慶市第二針織廠女工張蘇玉,人長得十分漂亮,曾是該廠的廠花。在九十年代末期,她和許多女工都被迫下崗了,當時只領到一次性的一筆少得可憐的下崗補貼費。廠裡有些單身女人淪落為妓女,靠賣淫為生。張蘇玉沒能找到工作,可也不願與她們為伍,無奈之下只能省吃儉用。一段時間裏,在人們的眼中,張蘇玉似乎已經外出打工或發財或嫁人去了,誰也沒有再留意她的不存在。一晃五年多時間過去了。2005年深秋,有關人員因換水管弄開了張蘇玉宿舍的房門。進到屋內時,人們一下子嚇呆了。床上躺著一具白骨。鄰居回憶,2000年下半年,曾聞到過一股濃濃的臭味,當時還以為臭味是從樓旁的垃圾山和臭水溝裡散發出來的。警方從她的日記裡讀到:「我已經幾個月沒吃肉了,好想吃回鍋肉……」「我已經一個月沒吃主食了……」

有人對這則新聞故事的真實性表示懷疑,認為網上轉載沒有交代原文出處,未見一家正式媒體的身份。其實,這則社會新聞還是有其原始出處的,它首發於2005年11月8日《重慶晚報》第6版(都市新聞),標題為《「廠花」死家中五年無人知》。

筆者在早些時候是讀到過這則新聞的,現時回放,心頭依然隱隱作痛,甚而還有些許恐怖之感。生於1964年的張蘇玉,死時才36歲,這位漂亮的中年婦女,本該以她的端麗示人,然而,世人見到的卻是她的骷髏。實際上,她的「餓死」跟缺少起碼的低保不無關係,跟她生病沒人照顧不無關係。

當張蘇玉為「幾個月沒吃肉」「一個月沒吃主食」而愁腸寸斷的時候,中(共)國的那些官吏們正過著鐘鳴鼎食、花天酒地的日子,隨便哪一桌山珍海味的代價,都夠張蘇玉吃它成百上千次的回鍋肉,乃至大半輩子的主食了。

現實告訴我們:一個找不到工作而又經濟拮据、無依無靠的單身中年婦女,在當今世道是很難生存的,任何人落到貧病交加、孤苦無助的境地,都是很難生活下去的,除非你出賣肉體,出賣別的什麼。但張蘇玉不願走那條路,而且還不願向別人伸手。苛求她性格上的某一點「缺陷」,是一種殘忍。像她這樣的潔身自好,在今天的中國大陸是非常難得的。這等自尊自愛的女子,理當得到社會的鼓勵和幫助,可是,搞成那種生存環境的當地政府以及那個逼她下崗的工廠,過問了此類事情沒有?不是常年在嚷嚷「關注民生」嗎?而與張蘇玉同在沙坪壩區的親人、鄰居、同事,在發現她「失蹤」後,有沒有好好地找過她,或進一步關注、查問過她的下落?這是應驗了「窮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的老例呢,還是彰顯了「和諧社會」的世態人情格外冷漠?是誰制定了這個傷透了好人心的社會制度?

一具不尋常的屍骨,觸目驚心,這是對「以人為本」的最有骨感的註解。這耗盡了血肉的白骨,拷問著「人民公僕」的良知和責任,敲打著冷酷的現實,戳穿了「和諧盛世」的謊言。

張蘇玉死了,化作了一堆白骨,曾經是何其鮮活亮麗的張蘇玉化作了一堆白骨,曳著青春的尾巴剛步入中年的張蘇玉化作了一堆白骨。「玉」碎!天,想不到「寧為玉碎,不為瓦全」被用在了這個地方。死去數年而乏人問津,張蘇玉不是第一個,也絕不會是最後一個。只要中共獨裁專制存在一天,張蘇玉們的命運就一天不能改變。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