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房價調控 市民預期上當 (圖)

9月30日的《南方都市報》,頭版頭條新聞是「重拳再壓樓價」,但報紙頭一疊64版中,21版是地產廣告。中國的地產商就是厲害,「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頒布的新政顯得有些軟弱無力。

據明報報導,這個政策好像就是為這批可能是一個城市最後一批未有買房的市民而量身訂做,政策的潛台詞就是鼓勵他們也參加這個估最高價的遊戲來。政府的所謂打擊措施愈來愈顯得軟弱無力,市民的預期一次又一次「上當」,倒不如早上車、早賺錢。

有評論指出,壓抑樓市過度上漲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恢復徵收房產稅,而這個「只聞樓梯響」的方案遲遲出臺,只能顯示中共政府對壓抑樓市沒有魄力,更重要的是,這個最能體現公平的稅遲遲不出臺,代表政府對解決貧富懸殊沒有決心。因為這是「中國特色造成的後遺症」。可以說無藥可治。

有網友評論, 對政府出臺的一些政策,人們逐漸麻木,要麼是反的;要麼是作戲給人看;要麼是虛張聲勢;要麼是限制老百姓的,沒有人相信他,它敢整誰呀,除了老百姓別人它不敢動,是誰都能當房地產商嗎?所以它並不一定真敢招惹這些人。如今中共是個空架子,如果這些貪官無利可圖誰還為他賣命,這些費用拿出,不都打在了房價上,不漲能行嗎?所以輕易它不敢隨便動的,虛張聲勢而已。

申銀萬國證券發布報告指出,在當前愈演愈烈的地產調控過程中,中西部的房地產正面臨黃金髮展時期,政策有區域規劃、工業有產業轉移、加之正面臨城鎮化加速時期,看好有發展潛力的中西部城市,如成都,重慶、合肥、武漢等,以及相應的地區實力較強的地產商。

分析師們認為,可以關注業績鎖定性好和財務相對穩健的個股。投行花旗報告稱,假設最壞的情況,龍頭房企全年的銷售量應可達到目標的85%,而該行更有信心中國海外、萬科、恆大地產等大型房地產商可順利完成全年銷售目標。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