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個是真實的中國?
——中國就業形勢複雜嚴峻

【看中國記者岳群綜合報導】引言:觀察人士發現,中國經濟有兩個幾乎互為極端的視角,即總量的概念和人均的概念。從總量看,2010年中國GDP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從人均看,中國仍排在世界第一百零幾位,甚至不如非洲。哪個是真實的中國?

近三十年來,中國經濟快速發展,主要是靠出口和投資拉動的。出口的主體是以價格取勝、處於產業鏈低端的一般工業製成品,並非高科技含量、高自主知識產權、高附加值的高端產品。這一發展模式是以低廉的人工成本、環境資源的破壞以及工人和居民權益的不當壓縮等為代價的。

現在,隨著經濟危機及中國一系列新的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問世,了廣東、福建等沿海地區的一些外資企業將廠址遷往成本更低廉、利潤更豐盈的越南、菲律賓等東南亞國家,使得中國現有經濟模式的發展空間越來越小。中國政府試圖擴大內需,但這要以民富作為前提條件的,老百姓有了良好的社會福利保障和待遇良好的工作後,才會放心大膽的花錢。

學者指出,讓民眾有錢有兩種方法,一種是提高民眾的收入;另外一種是降低商品的價格,從而變相的提高民眾的購買力,而提高勞動生產率是第一種方法,建立低生存成本型社會採取的是第二種方式。但現在的形勢似乎不是這樣……

9月10日,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對外公布《中國的人力資源狀況》白皮書,這是中國第一本闡述中國人力資源狀況和政策的白皮書。白皮書指出,截至2009年底,中國大陸總人口達13億3474萬人,其中,勞動力資源10億6969萬人,比2000年增加1億1267萬人;就業人員7億7995萬人,其中,城鎮就業人員3億1120萬人,分別比2000年增加5910萬人和7969萬人。令人擔心的是,截至2008年底,全國人才資源總量達到1億1400萬人,不足勞動力資源的一成。中國對「人才」的定義是指具有一定的專業知識或專門技能,進行創造性勞動並對社會作出貢獻的人,是人力資源中能力和素質較高的勞動者。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政策研究司司長、新聞發言人尹成基在新聞發布會上指出,當前中國的就業形勢非常嚴峻,就業任務十分艱鉅,中國政府解決就業問題面臨著巨大的壓力。當前就業壓力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勞動力供大於求的總量性矛盾非常突出。從城鎮來看,今年高校畢業生預計將達到630萬人,另外還有初高中畢業後不再繼續升學的學生,大體有600萬人左右,另外還有大量的城鎮下崗失業人員、軍隊退伍人員需要安排就業。全年需要就業的人員總數有2400萬人左右。而中國政府只能安排約1200萬人就業。

另外,目前還有1億多農村剩餘勞動力需要轉移;近年來出現了春季農民工的招工難和秋季大學生畢業之後的就業難交錯的現象,部分企業「招工難」與求職者「就業難」同時並存,就業的結構性矛盾進一步加劇;就業穩定性不強,據統計,新增就業中有40%屬於靈活就業人員。並且,中國在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既面臨著巨大的就業壓力,又面臨著快速進入老齡化社會的兩難局面。

中國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副部長王曉初會上表示,中國現在是個人力資源大國,但還不是一個人力資源強國,人力資源的結構性矛盾仍然非常突出,高層次創新型人才匱乏,中國要實現從人力資源大國到人力資源強國的轉變。對此,中國甘肅省委黨校經濟學教授宋圭武表示,這要有體制改變為基礎:「這個就是要形成公平、公正的用人環境。當然政府在經濟層面做的文章多一些。調整產業結構是一個重點考慮的方向,但是深層次涉及到政治層面上的問題,就是涉及到行政的官本位的體制,最終怎麼樣公平、公正地用人,這是個關鍵。」

此前,有不少學者認為,中國經濟已經走到了「劉易斯拐點」。所謂「劉易斯拐點」,是指勞動力由過剩走向短缺的轉折點——在工業化過程中,隨著農村富余勞動力向非農產業的逐步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逐漸減少,最終枯竭。「劉易斯拐點」是由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美國著名發展經濟學家阿瑟•劉易斯於1954年首先提出來的。在他看來,傳統的農業國家轉型為現代工業化國家,也即「二元經濟」轉變為「一元經濟」,必將經歷兩個發展過程,這之後該國經濟將到達「劉易斯拐點」。

「劉易斯拐點」不是一個確切的時點或者年份,而是一個時間段,或者說是一個時間區間。判斷一國或一個經濟體是否到達「劉易斯拐點」主要依據如下三個指標:一是勞動力供求相對規模是否改變;二是勞動者工資是否發生顯著變化;三是城市化比例是否達到一定水平,也即農村大量的剩餘勞動力是否已經轉移到城鎮等。研究表明,日本、臺灣、韓國經濟相繼於上世紀60年代、60年代後半期至上世紀70年代初、80年代出現「劉易斯拐點」。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就業促進司司長於法鳴表示,在中國討論代表勞動力由過剩走向短缺的轉折點「劉易斯拐點」意義不大:「千萬不要說中國勞動力短缺,中國一年新增的上千萬失業大軍就能趕上歐洲一個國家的人口。」於法鳴指出,中國勞動力沒有短缺,人口峰值在2033年預計會達到15億,佔世界人口總數的四分之一,勞動力資源可達11億。北京經濟學者胡星斗教授也表示這是中國政府的長痛:「就業壓力的緩解至少還需要10年甚至20年的時間。也就是說要等到農村的剩餘勞動力全部轉移完畢為止,那恐怕還是有賴於中國城市化速度的加快,以及農村它自身要能夠創造出大量的就業崗位來。」

如果和發達國家對比看,時間很可能超過胡教授預計的20年。從統計數據看,美國有3億多人口,從事農業的人口僅為800多萬,依靠30多萬個農場,經營佔世界耕地總面積22%的耕地。中國耕地只佔世界耕地面積的7%左右,農村人口卻佔到總人口的50%以上,目前大致還有4億多人口從事傳統的小農式生產勞動,以至中國農業生產率還不到美國的1%。所以,農村剩餘勞動力依舊潛力巨大,另一方面也就是說,中國將在今後數十年內面臨就業問題的困擾。

專家認為,要解決就業難的問題,必須構建長效機制,將第三產業作為就業的主要領域快速拓展,盡快形成覆蓋城鄉的專業化服務網路。南開大學國際經濟貿易系副主任周申表示,世界經濟發展的經驗表明,隨著工業化進程的加快,第二產業的優化升級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能否從第三產業獲得高度的支持。發達國家的第三產業佔GDP的比例一般都在70%左右,近年來中國第三產業佔GDP的比重超過40%,仍遠遠低於歐美各國。這種差距還同時表現在第三產業的內部結構上。縱觀發達國家第三產業的結構,高科技產業均佔主導地位。中國的第三產業中,傳統服務業仍處於主導地位。中國的傳統服務業以生活性消費和物資流通服務為主,如:交通運輸和倉儲業,批發和零售貿易、餐飲業,金融保險業等。

20世紀90年代以來,以信息技術服務為先導的現代服務業迅速崛起於中國社會,如:郵電通信業、房地產業、社會服務業、教育文化藝術及廣播電影電視業、科學研究和綜合技術服務業等。其中,以計算機、網際網路、人工智慧等應用技術為核心的高科技、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行業在第三產業中逐漸佔據主導地位,它們對經濟的貢獻率要大大高於傳統服務行業。專家建議,應加速調整經濟結構與產業布局,加快第三產業的發展步伐;加快調整第三產業內部結構,將現代服務業列為優先發展領域;圍繞第一、二產業延伸發展第三產業,如製造業中的零售與維修服務業、農林牧漁業的零售與觀賞服務業等。據推算,比照發達國家就業比重的水平推算,中國第三產業職業總量的增量還有容納2.5億人就業的能力。

未來的第三產業熱門領域會是第三方物流、信息服務、電子商務與政務、科技服務等技術服務行業,其職業活動領域更為寬廣、分工更為細化、職業種類更為豐富;法律諮詢、會計審計、工程諮詢、廣告會展等市場服務行業,將根據市場規範化進程的需要,進一步梳理、分化職業種類,形成與市場服務需求相適應的職業體系;而那些與民生問題息息相關的公用事業、物業服務、社區服務、教育、醫療衛生、社會福利與保障等公共服務行業,將分化出一些能適應市場機制的、提供專門化服務的職業類別。可以預見,未來時期的第三產業,對從業人員的文化層次、專業知識提出更高的要求,職業進入的門檻也會相應提高,這對解決大學畢業生就業難有幫助,但對受教育程度低的農村剩餘勞動力幫助不會太大,除非中國政府大幅度增加普及教育的經費,但現在看來還沒有這種跡象。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岳群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