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狀如幽浮 奇特的螺旋形行星狀星雲(圖)

一張由哈柏太空望遠鏡拍攝到的影像,其中螺旋狀外觀的部分,看起來很像前陣子某些地方傳出的幽浮報告,其實不是,這是圍繞在飛馬座LL星(AFGL 3068)周圍的「前行星狀星雲(pre-planetary nebula,PPN)」,編號為IRAS 23166+1655。

恆星本身藏在這個濃厚的行星狀星雲後方。天文學家認為,飛馬LL很可能是個雙星系統,在其中某一顆子星演化到末期成為所謂的「碳星(carbon star)」,外層大氣開始向外膨脹的過程中,因與伴星互繞,才使得它向外膨脹的大氣呈現這樣的螺旋狀外觀。

從非常規律的螺旋狀星雲外觀,天文學家估計物質大約以時速50,000公里的速度向外旋出,每一圈之間大約間隔800年左右,因此這對雙星互繞的週期應該就是800年左右。

外型豐富多變,讓行星狀星雲的研究相當有趣。質量介在0.8∼8倍太陽質量左右的恆星演化到末期時,並不會發生轟轟烈烈的超新星爆炸,而是將外層大氣默默的向外擴散至太空中,形成行星狀星雲,如果周邊環境沒有其他影響,行星狀星雲會呈現幾近對稱的球狀向外擴散。IRAS 23166+1655就是正好處在這個行星狀星雲正要開始形成的階段,但受雙星影響而改變了球對稱的外型,就像草地上的灑水器一樣。

這張影像是哈柏太空望遠鏡上的先進巡天相機(Advanced Camera for Surveys)拍攝的,由黃色濾鏡(F606W,以藍色顯示)曝光11分鐘、近紅外濾鏡(F804W,以紅色顯示)曝光22分鐘的影像合成而得。影像視野寬度相當於80角秒。

IRAS 23166+1655距離地球約3000光年,是個著名的紅外輻射源,但由於中心的恆星還埋在雲繭中,周邊的螺旋狀雲沒有星光照射而非常黯淡,一直到哈柏拍攝這張影像,才呈現出它周圍這個有趣的螺旋狀行星狀星雲。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