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中國學者炮轟科研經費分配體制(圖)

 2010-09-06 09:55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2
    小字

兩位學者的文章刊登在《科學》週刊上。

兩名分別來自中國北大和清華的教授最近聯合撰文發表在最新一期的英文《科學》雜誌(Science)上,對目前中國科研基金分配體制提出批評。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施一公和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饒毅在文章中說,中國政府投入的研究經費以每年超過20%的比例增加,但是科研體制和科研文化的嚴重問題卻減緩了中國的創新能力。

文章指出,來自中國政府部門的的巨型項目,經費從幾千萬到幾億元人民幣,但是申請過程與科學優劣並無多大關係,更關鍵的是「與個別官員和少數強勢科學家搞好關係」。

文章稱這些官員和科學家主宰了經費申請指南制定的全過程,批評這種自上而下的方式壓抑了創新,培養了搞關係的科研文化。

文章還透露這種潛規則文化滲透到那些剛從海外回國學者的意識中,相當比率的研究人員花了過多精力拉關係,卻沒有足夠時間參加學術會議和作研究或培養學生。

這兩名學者也意識到要改變這樣的體制所面臨的阻力,稱「現行體制的既得利益者拒絕真正意義的改革」,另外還有部分人害怕失去未來獲得基金的機會,因此選擇了沉默。

文章最後呼籲科學政策制定者和一線科學家清楚意識到中國目前科研文化中的問題,不再浪費中國的創新潛力。

著名的《科學》雜誌由美國科學促進會主辦。該協會建於1848年,是世界上最大的非營利科學組織,成員由超過12萬科學家和機構組成。

反響
這兩位學者所撰寫文章內容,經中國《科學時報》報導後,立即在許多網站和博客上轉載,引髮網民的很大反響。

有網友讚揚稱他們「說出了中國有良知知識份子的話」。

也有網友評論說「這僅僅是科研問題,還是社會問題?」

個別人認為他們的文章是在「揭中國的短,為自己搏好名。」

不過,絕大部分的網民認同他們指出的問題,其中有人認為只有從政治體制加以改革才能解決科學界以及其他許多方面的問題。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BBC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