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數字足以讓中共高層徹夜難眠(圖)
三個數字就足以讓中國經濟決策者徹夜難眠——6,540萬、287億美元和2.45萬億美元.
這些數字依序是:政府調研機構對中國空置房屋數量——大多為投機性投資的預估值、中國7月貿易順差以及中國為了壓制人民幣匯率而積累的外匯儲備.
這三項數字簡要概括了中國經濟扭曲的一面——通過壓低資本和其它要素成本的方式來鼓勵投資,代價卻是犧牲消費者的利益.工資低和存款利率低,壓制了消費者購買力.
由於國內無法消化所有自產商品,中國便轉向出口.
中國經濟過去30年就是靠這種模式迅猛發展,並且一舉超過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經濟體.
但北京方面也承認這一模式不可持續:中國必須更依賴家庭消費,尤其目前正值西方勒緊腰帶以消除過度的負債,造成中國出口前景趨於黯淡.
不少專家確信,務實的中國將在未來十年成功轉型,新增長模式將建立在以下基礎上:城市居民消費、技術創新以及由市場決定資源配置.
不過也有人態度保留,主要在兩個方面.首先,中國太晚才開始想要擺脫投資密集的出口增長模式;其次,執政黨將無法戰勝抵制改革的既得利益群體.
"失衡的狀況不可能以這種速度再持續十年,根本就不可能,"北京大學金融學教授Michael Pettis說.
他表示,改革的壓力在兩三年內將變得迫切,若貿易摩擦迅速增多,那麽時間可能更短.
"他們開始著手轉變,但世界上其他國家可能不會有太多耐心等待,"Pettis說道,"未來十年中國經濟平均增速大約為5-6%."
避免政治翻車
一些身處當局核心的人士也有著同樣的疑慮.
中國中央黨校教授周天勇長期以來認為,中國需要實施穩健但深遠的政治改革.
他在新書《中國向何處去》中談到,只有精簡政府架構、鼓勵小企業發展並消除房地產市場扭曲,才能避免政治翻車.
"我們向哪裡去?所走的道路選對了,我們就可以避免墜入發展陷阱;走錯了,我們就可能跌入社會政治動盪、經濟發展緩慢的'中國陷阱'之中,承受經濟凋敝、國家競爭力下滑之痛,"周天勇寫道.
他認為,如果政府繼續奉行"特權行業、大企業、大資本和大項目"的發展模式,將不可避免地出現"中國陷阱".
他指出,由於中國已形成路徑依賴和慣性,且既得利益群體已經做大,轉型過程將很艱難.
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教授黃益平等人認為,中國的生產市場充斥著各種扭曲,包括補貼生產商、出口商和投資者.
他們在中國:下一個20年的改革與發展這份澳洲-中國論文集中寫道,勞動力、資本、土地和能源都很廉價.
他們認為,這相當於向投入要素徵稅,而最大的受害者就是消費者,這正是居民收入和消費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直線下降的原因.
他們寫道,所有這些表明,要素成本扭曲已經成為中國結構失衡背後的主要原因,再加上其它問題,比如資源利用效率低下以及污染等,這些都可能嚴重影響中國經濟未來保持快速增長的能力.
既得利益集團
從這個角度看,問題已經不在於經濟政策,而轉到了政治經濟層面.
另一位北京大學經濟學教授姚洋認為,政府本身、其依附者以及國有企業,就結成了強大的既得利益集團.
在同一論文集中,姚洋表示中國共產黨出於自身利益考慮,應認識到如果希望同時保持經濟高速發展和社會穩定,除了實現更全面的民主化之外,沒有其他選擇.
強勢和特權集團的出現,將阻礙經濟成長所創造的福利在社會中的公平分配,結果可能枉費共產黨以經濟成長換取民眾服從統治的策略,他說.
金融線記者馬利德(Richard McGregor)表示,儘管下一階段的經濟改革必然伴隨著政治風險,但不應該排除中國共產黨實施改革的可能.
分拆中國的經濟利益集團,會給共產黨的政治力造成無可挽回的傷害嗎?在密林荊棘中辟出道路總是艱難的,但是中國共產黨的適應能力不容低估.馬利德在新書中寫道.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關鍵字搜索:
-
三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