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的積累終究會讓股市崩潰(圖)
1:經營報記者:目前,一些前景並不太好、業績水份過大的企業依然被證監會批准在創業板上市:如已經過會並拿到上市牌照的順網科技,其前景也財務數據受到市場的普遍質疑;如已經上市的樂視網其財務造假數據在業內是公開的秘密,但也已經在創業板上市;如之前已經發行股票的蘇州恆久,後來因為媒體曝出其專利過期的問題而被迫退回已經募集的資金,上市被迫取消,再如2008年的立立電子事件,等等。目前,這種這種現象已經引起了市場的很大關注,您認為這些前景不好、業績水份較大、甚至造假的公司,能夠順利通過證監會發審委審核的原因是什麼?
侯寧:鑒於「為國企脫困」的股市定位至今未改,中國股市上市公司質量一直存在重大隱患,境外的股市是為企業錦上添花,而中國特色股市卻長期奉行雪中送炭的原則,如此,股市成了「脫困市」「扶貧戶」,埋單者自然也就成了最弱勢的廣大散戶。更有甚者,像當年的長江電力、今年的中國中冶等,都是在不符合上市條件的前提下違規特批上市,嚴重破壞了市場三公原則。
如此,從一開始至今,上市審查便存在「該審不審」的痼疾。這也在客觀上縱容了發審委員只看企業所屬、只看關係人情的傾向。加之企業上市事關重大利益,權錢交易難免混跡其間,這才導致了不合格的企業也能矇混上市的亂局。腐敗,哪裡都有,中國股市更是腐敗集中地場所。有法不依、執法不嚴、法律滯後、監管鬆軟一直是中國股市被輿論詬病的重災區。
2,經營報:我們都知道,企業上市有4個關口,第一是企業自身的把關,第二是保薦人對企業質量的把關,第三是證監會發審委的初審把關,第四是審核委員會最終決定企業是否有資格上市資格的批准,而上述一些問題企業也能順利從第一關到第四關,您認為出現這種現象背後的深層次原因是什麼?誰又該對此負責,負怎樣的責任?
侯寧:如果企業有道德,如果保薦人有信託責任,如果發審關定位明確,一切不如意都將不復存在。但可惜的是,在我國,企業道德和品牌意識尚處原始階段,保薦人的信託責任心和處罰機制都完善,而最重要的發審關又存在「完成任務」、「審查不嚴」、「關係審查」、「權錢腐敗」等問題,所以現象背後的深層次問題依然是「初級階段」的問題,是股市定位混亂的問題,是三公原則被漠視的問題。
3:經營報:在國內的A股市場上,包括在政策上、發審委、保薦人、會計師事務所要在內的審計機構等相關主體,該採取什麼樣的措施來避免類似事件的發生,您認為從證監會發審委在審核階段應該做出哪些改變?保薦商和會計事務所等中介機構,又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侯寧:責任明確,賞罰分明,有貪必懲,有錯必改,是所有審查環節都需要注意改進的問題。事實上在上市審核問題上,證監會已做了一系列的程序修正和改革,但從現在的情形看,效果並不明顯。修改一萬個文件、發布一千的禁令,不如踏踏實實做一件賞罰分明的事情來得有效。「徙木立信」才是監管層最該做的事情,否則中國股市「只知圈錢」的形象只能隨著股市規模的壯大越來越差。
4,經營報:由於現在的行業分的很細,而發審委的委員又不可能對每個行業都很瞭解,比如樂視網財務造假在行業內是公開的秘密,因此,有專家建議發審委在審核公司上市時,應該聽取相關專家的意見,對此,您怎麼看?
侯寧:聽取相關專家的意見是應該的,但證監會更該做的,是聽取廣大投資者的意見。鄭重建議證監會向公安部門學習,開通微薄等現代信息化溝通工具。尚福林主席常去營業大廳看看,常到投資者中間走走,比聽所謂專家的意見更有效。
5,經營報:還有些市場人士提議,在相關公司申報稿披露後,受到市場質疑較大且論據比較充分的企業,建議發審委推遲該企業的上市時間,成立調查組審核市場質疑的問題,然後根據調查的情況決定改企業是否最終上市,對此,您認為如何?
侯寧:這樣做當然很好,但還有一個問題是證監會相關部門人手不足。和發展汽車卻造成都市塞車一樣,中國股市發展速度太快,法律、監管等制度建設已嚴重跟不上上市步伐。試想,我們用20年走完了發達國家200年的證券發展之路,這正常麼?
古人說,「夫物速成則疾亡,晚就則善終」,警告的就是這種大躍進式的「超常規發展」,即便不亡,矛盾的積累也終究會讓股市崩潰。所以,和中國經濟一樣,現在中國股市也需要把發展速度降下來,開始真正的風險排查,而不是穿上永不休止的「紅舞鞋」盲目發展。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關鍵字搜索:
-
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