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彈詞主要流派(六)(圖)
現在從事蘇州評彈這一行的人,被共產黨官方命名為「人民評彈演員」,簡稱為「評彈演員」。過去評彈藝人俗稱是「說書先生」,如果是女的,就叫「女先生」.其實揚州也有評話與彈詞,我小時都聽過。比較出名的是揚州評話,是已去世多年的王少堂先生.我曾在大華場聽過他說的《水滸》。現在談的是蘇州評彈的彈詞流派,以後有機會再提了。
上世紀三四十年代,蘇州評彈是上海各商業電臺廣播節目中的主要傳播方式。隨時把收音機一打開,隨時都能聽到弦索叮咚之聲和軟綿綿的蘇州話。那時最吸引聽眾評彈節目之一,就是被譽為「描王」夏荷生彈唱的《描金鳳》。
夏調,是彈詞藝人夏荷生(1899-1946浙江嘉善人)所創。夏調形成於20世紀20年代。夏擅放單檔,其唱腔脫胎於早期書調。真假嗓並用,與說表銜接緊密,說唱性較強,徐疾、長短、頓歇,服從於語言的表達,自由靈活。代表住曲目有《換監托三樁》、《周文賓上堂樓》等。張鑒庭、楊振雄、凌文君等早年放單檔時都唱「夏調」。後來,「楊調」、「張調」的形成也受到」夏調」一定影響。
上海灘本是說書藝人、名家、響檔雲集的碼頭,夏荷生一到上海紅遍書壇,聽客稱之為「描王」,名不虛傳。1932年,夏荷生,魏鈺卿和陳瑞麟被聽眾選為「彈詞三鼎甲」,紅遍上海灘。可惜的是夏先生積勞成疾,又遭鴉片的毒害。1946年,48歲時就病故於上海。保留開篇有:《黛玉焚稿》凌文君,《黛玉焚稿》孫扶庶等。
長篇彈詞《描金鳳》,12卷,46回。作者不詳。根據流傳下來的早期劇本推測,它的創作年代應在清代光緒年間(公元1875∼1909年)以前。現存最早刻本為光緒二年(1876)重刻本及三十二年《馬如飛重譜時調》石印本。書成於光緒之前。
《描金鳳》,又稱《錯姻緣》。此書目與《玉夔龍》並稱蘇州彈詞的「龍鳳二書」,具有「小書大說」風格。由於,表演《描金鳳》這部長篇彈詞的評彈演員眾多。有楊振雄、楊振言楊雙檔;楊振言、余紅仙;張如君、劉韻若夫妻檔等。
《描金鳳》長篇彈詞。故事敘述明萬曆年間,家道中落的蘇州官家子弟徐惠蘭因向叔父告貸不成,而遭辱,欲投井自盡,被以篤笤「1」為生的錢志節所救……。相傳《描金鳳》由清咸豐、同治年間的藝人趙湘洲始演。近代彈唱此書最出名者有人稱「描王」的夏荷生。擅說此書的還有楊斌奎、楊振言、凌文君、張如君等,均在上海書壇有較大影響。根據長篇整理成中篇《暖鍋為媒》,選回《玉翠贈鳳》、《玄都求雨》、《換監救兄》、《汪宣假死》等。
在八十年代的一個夏天,我吃好晚飯去西藏書場聽書。晚上七點鐘開書,節目是長篇彈詞《描金鳳》之一,中篇評彈《玄都求雨》。過去四九年前是沒有「中篇評彈」的,那時人們的日常生活坦然而自在,根本沒有政治上的壓力。四九年後的共產黨社會則不然,政治運動不斷,而且異常的激烈。「斗天、斗地、斗人」深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加快了人們的生活節奏。這時一些評彈界的文人,把傳統書目中主要情節加以濃縮後,弄出來新的「中篇評彈」這種方式。
《玄都求雨》是講述明萬曆年間,蘇州久旱不雨,米珠薪桂,民不聊生。腐敗的官府束手無策,遂貼出皇榜,在玄妙觀搭臺,召人求雨。江湖篤笤錢志節在人頭攢動之中誤揭皇榜,被逼上臺求雨,誰知台下早備下成堆乾柴,若求不下雨,便要將他燒死。千鈞一髮之際,忽然天降大雨,錢化凶為吉,並將官員們嘲弄一番。為了突出作品按黨文化的要求,文人在整理時,刪除原演出腳本中錢志節靈魂出竅遇到關公的情節。著重描述巡撫方伯年強逼錢志節求雨,以減輕其應負的責任,揭露官府的腐敗及殘忍。同時,突出錢志節質樸厚道的品性,使聽眾對他寄於同情。(與現在相比真是絕好的諷刺)
中篇評彈《玄都求雨》連楔子共四檔書,每檔書50分鐘左右,加中場休息,近四個小時。散場後剛走出書場,頓時雷聲大作,黃豆大的雨點傾盆而瀉。去聽《玄都求雨》,誰知真的下了一場雷暴雨。我因沒帶雨傘,結果被突來的暴雨澆得渾身濕透。
「1」篤笤:是蘇州地區方言,簡單說就是歸「算命測字」一類。
篤笤」,是太保(神漢)將羊角狀的二爿和合木片,從上而下落在地上,根據兩塊笤板的陰陽,再看一本叫「無字天書」來卜算休咎。說這本「天書」是沒字的,但是他就可以看得見,上面會有卦辭,可以論定吉凶禍福。說穿了,就是憑「江湖訣」混飯吃的一種職業。
徐調,是徐雲志(1901--1978江蘇蘇州人)彈詞演員所創。形成於20世紀20年代末。十四歲拜夏蓮生為師,16歲登臺。徐早期演唱「俞調」和「小陽調」,後從民間小調、戲曲聲腔和小販叫賣聲中汲取音樂素材,發揮自己嗓音清亮高亢的天賦條件而成獨立的流派。特點為節奏舒緩,旋律婉轉圓潤,音色軟糯柔順,音樂性較強,有長短各異的九種基本唱腔,人稱「糯米腔」。於其定音較高,三弦上的老弦(即第三弦)常配用銅絲弦,增添了曲調的蕩音,成為其特色之一。20年代中進入上海,在中小型書場及各大遊樂場演出。1927年「光裕社」舉行會書時,一檔《點秋香》,一曲「徐調」,哄動評彈界,從此名傳書壇成為響檔。成名後長期在上海演出,1949年後移至蘇州。除了《三笑》外,還先後說過《販馬記》、《碧玉簪》等長篇彈詞。其傳人中不乏傑出人才,除其大弟子嚴雪亭外。還有邢瑞亭、祝逸亭、華土亭、華佩亭、孫鈺亭、楊學亭、吳醉亭、高綬亭、王鷹等20人。代表性曲目有《寇宮人》、《《鶯鶯拜月》等。
凡是傳統書目的題材不外乎私訂終身後花園,落難公子中狀元;或是勢利人想賴,窮女婿金榜題名,揚眉吐氣唱道情;更多的是男裝女、女扮男,賣身投靠出人命案,冤案大白靠清官,好人出罪合家歡,奉旨完婚大團圓。要想說唱一部賴以成名的好書目,就要從這些窠臼中跳出來。徐雲志的大弟子嚴雪亭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既繼承了老師說《三笑》的傳統,又跳出前輩藝人的框框。根據自身條件和特點,挑選了一部清末公案書目作為立業之本。並在說唱腳本上傾注了數十年的心血,最終成為飲譽書壇幾十年的一代大響檔。
當年老書迷曾給徐雲志和嚴雪亭師徒一副對子:
上聯:徐步青雲酬藝志
下聯:嚴冬瑞雪梅亭會
《三笑》是一部傳統長篇彈詞,成書較早,清代嘉慶年間即有刊本。這部書有兩派說法,一是謝少泉派,二是王少泉派。兩派《三笑》的基本情節是相同的,但細節和說法上是有很多的差別。總的說來,謝派以噱見長,王派以理取勝。這部書篇幅相當長,以每演出一百分鐘作一回計算,共有六十來回書,日夜兩場可演一個月。書中主要內容是講述唐伯虎與秋香,周文賓與王月仙兩個愛情故事,流傳很廣,在民眾中有很大的影響。許多劇種都把它改編演出,但把兩個故事分開。唐伯虎與秋香的故事取名《唐伯虎點秋香》;周文賓與王月仙的故事取名為《王老虎搶親》。中共建政前,上海藝華影片公司還拍攝過《三笑》的電影子,影響更大了,幾乎成了家喻戶曉的故事,特別在蘇、滬、浙一帶更是如此。
《三笑》講述姑蘇才子唐伯虎愛慕相府丫環秋香,改姓換名賣身相府為僮。某日,唐與秋香約定當晚在後園牡丹亭相會,此時,華府公子大踱、二刁調戲秋香。秋香向華夫人訴說反被搶白。於是設計將夫人引入牡丹亭。黑暗中大踱、二刁以為秋香赴約,鬧出一場醜劇。中篇評彈分《三約》、《巧騙》、《鬧園》三檔書。1959年由上海評彈團在靜園書場首演,1982年在大華書場復演。
徐雲志老先生擅演唱長篇彈詞《三笑》中的「杭州書」「注」,尤擅表演祝枝山一角。以前,起此角色以"瞇覷眼"為特徵,他改為"鬥雞眼",使表演更為誇張,更為有趣。徐雲志先生收徒,也極為嚴格。過去有「教會徒弟,餓死師傅」這一說。以彈詞說書為生的藝人收徒最注重是人品,而且還要再三考察。所以,徐雲志不是隨便隨便就收徒的。《三笑》這部長篇彈詞基本唱腔,是用徐調來彈唱的。如用其他流派唱腔來彈唱《三笑》就不好聽了。所以,先要投到徐調門下,學唱《三笑》這部書。這裡套用一句現代語言說,就是「保護知識產權」。其目的,也是過去的彈詞藝人求生存之計。可是,到了共產黨社會,這一「保護產權」就不存在了。彈詞藝人變成「人民評彈演員」,其生存、吃飯問題由共產黨政權包攬了下來。《三笑》這部書已經不是徐雲志個人擁有了,而是評彈團的書目資源。徐雲志及傳人,也沒必要為《三笑》這部書的「說、噱、彈、唱、演」,去精益求精;也無須在《三笑》刻畫人物上,精彫細刻了。所以,這也是蘇州評彈在中共建政後逐漸衰敗的重要原因。
徐雲志老先生「文革」後1978年離世。其兒媳王鷹帶領下手在上海多處書場表演《三笑》這部書,王鷹的「說、噱、彈、唱」深得徐雲志的真傳。到八十年中期,王鷹逐步淡出書壇,到蘇州評彈學校專職教授學生。
蘇州評彈不但是說表彈唱的口頭文化,而且傳統書目中文學性也極強。《三笑》這部書中不盡然是淡情說愛,而是有不少的典故和吟詩答對。能促進初涉世者對文史的愛好,去欣賞、領略這門高雅的口頭文化。青年人生活在繃緊的弦之上,彈詞滋糯的吳儂軟語和陣陣絲竹有如春風沂水,可令其繁忙的節奏稍稍緩步於感受上下五千年的人和事,感嘆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註:「杭州書」是指長篇彈詞《三笑》的開書,是從祝枝山智斗地頭蛇、訟棍徐子建這回書說起。也有藝人跳過這節,從《文賓扮女》這回書說起,也就是《王老虎搶親》的最初開書。
「龍亭書」是《三笑》的後面部分,是從《追舟》這回書說起。
(未完待續)
http://bbs.kanzhongguo.com/viewtopic.php?f=31&t=9900
- 關鍵字搜索:
-
蘇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