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加拿大後打工遭遇的辛酸

生意好時每週工作70小時是經常事,為保飯碗,唯有忍氣吞聲,但到生意差時,還是換來僱主一句 「你明天不用上班了!」沒有分毫補償,這就是華人勞工在加拿大遭受的不公待遇。上海大學教授講述了在加拿大打工的辛酸經歷。

移民加國前,李惠敏原是上海工業大學機械學系的教授。定居多倫多後,他於2000年進入多市一間華人開設的汽車配件廠工作。李惠敏表示,他在該間工廠一做就做了8年,期間每週要工作70個小時是「家常便飯」,不完成手上工作老闆便不讓你下班,因此常常要由早上8時工作至翌日凌晨1時。那時為了保住飯碗,只好忍氣吞聲。

到2008年金融海嘯爆發,他工作的工廠生意受到影響,老闆向他們表示,將會結束在多倫多的廠房,搬到墨西哥去。

李惠敏初時雖然知道公司會有裁員行動,但想到自己為公司服務了8年,任勞任怨,就算裁員應該也不會是自己吧。但有一天他被老闆召見,老闆沒有任何解釋,只叫他「明天不用上班了」。他問老闆是不是被解雇,但老闆表示不算是解雇,只是叫你由明天起再不用上班。他心中好氣,但亦無可奈可,唯有回家。

李惠敏表示,他對安省勞工法亦略知一二,知道如果不是被公司正式遣散,是拿不到就業保險金(EI),公司亦沒有任何離職金賠償。換言之,老闆一句「明天不用上班」就教他白白沒了工作,亦得不到任何賠償。

李惠敏後來找到社會服務機構替他申請到就業保險金,亦得到法律援助中心的協助,向勞工廳爭取索回應得的8千元的遣散費。但他自失業至今兩年,仍找不到一份新工作,現時唯有吃老本過活。

李惠敏無奈地表示,像他的情況在華人及新移民工人中比比皆是,他們一來對勞工就業標準法所知不多,就算知道,為生活煳口,也只有任由僱主魚肉。對這樣常被僱主剝削的情況,作為一名普通的工人,實在沒法子,為了工作,唯有忍氣吞聲的幹下去。

另外,自己雖然在原居地擁有高級學位及專長,但要從回本行實在談可容易。最大的困難是言語障礙。他雖然曾是大學教授,但亦只能從事低下的體力勞動工作。目前,他打算報讀政府開辦的第二培訓課程,但最重要是希望早日找到工作養家。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