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語的前途:經濟發展與保護文化兩難(圖)


西藏日喀則一所學校

16歲的藏族少年達旺頓珠說,他的朋友和同學們如果不掌握漢語普通話,將來的職業發展前景將十分渺茫。

在近期一次由中國政府組織的外國媒體赴西藏採訪中,日喀則上海實驗學校學生達旺頓珠對路透記者說:「我想成為一名律師,漢語在我的生活和學習中十分重要。」

「誰不會說普通話,差不多就等於啞巴。」達旺頓珠就讀的上海實驗中學是由上海市政府在日喀則援建的。雖然它名義上是一所雙語學校,但只有藏文課才完全用藏語授課。

在西藏和其他傳統上以藏族為主體的民族自治區域,藏語是官方語言之一。但為了鞏固這個多民族國家的統一和團結,中國中央政府多年來在全國大力推廣普通話,這令一些少數民族人士在選擇語言時左右為難。

對於藏族人來說,要想找個好工作,多掙點錢,掌握中文往往是前提條件之一,這令許多人擔心他們會丟失源遠流長的本民族語言及其獨特的文字。

學校教師稱,歷史、數學或科學等科目沒有藏文課本,而考試時除了藏文科目以外,其他科目必須用中文書寫。外國記者紛紛提問為何學校教授藏語內容不多,副校長蒼瓊耐心地回答說:「學生們很難把用中文學到的概念轉化成藏語來理解。」

當解釋一些新概念時,低年級的老師倒經常藉助藏語,但其餘部分仍用普通話教學。學生父母和教育專家擔心,這樣會打擊那些難以跟上課程進度的幼童的學習積極性。

雙語規定

政府表示支持少數民族語言發揚光大,指出在很多地區都播出少數民族語言廣播電視節目,而且在西藏,從店舖招牌到路名地名等標誌都需要有藏文版本。

許多藏族人仍絲毫不會說中文,特別是在西藏腹地的廣闊地區。但人權組織和流亡團體抱怨,在城市和精英階層,藏語正被逐步邊緣化。

知名藏族博主唯色(Woeser)說:「你是否會說藏語已是個次要問題,而能否講中文已成為一個攸關生計的大問題。」她表示,藏語文字地位的淪落「已經到了一個非常嚴重的地步」。

直到最近,政府才開始要求在少數民族地區工作的漢族幹部學習一點當地語言,但迄今在這方面收效不大。街頭設立雙語標誌的規定也面臨窘境。在西藏,有些商店門前只豎立著中文標誌,而部分「雙語標誌」僅有一行不起眼的粗略藏文。

與此同時,中文已經滲透進西藏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漢藏夾雜的語言在受過教育的藏族年輕人口中十分流行,就像在漢族青年中頗為時尚的中英混雜語言一樣。人們甚至造出了一個英文詞彙描述漢藏夾雜的語言:「Chibetan」。

一個普遍現象是,對於藏文中沒有的詞語,就乾脆用普通話說出來。在藏語談話中,會突然冒出一些普通話詞彙,如「補貼」、「合同」、「黨員」等。

一名政府工作人員說:「這很時髦。」

不過在拉薩,也有些受過教育的藏族人聲稱要捍衛本民族語言,方式是拒說中文。一名年輕的藏族男子用流利的英語對記者說:「請不要用中文和我說話。」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