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新華工程」 (圖)

7月1日,新華社主辦的中國新華新聞電視網開始用英語和漢語全天候向全球播出新聞。德國《日報》報導了中國新聞業的這一大事:

「長期以來,世界把‘新華社'與乾巴巴的官僚文體聯繫在一起,現在要改變這一狀況。但仍然保留宣傳功能,目的是提供中國視角的信息,同時塑造更為可親的中國形象。北京認為,外國報紙和廣播沒有充分體現這一形象。維護‘形象'和提升‘軟實力'則是此次‘新華工程'的重心。

這一躍入國際電視行列的行動發生在中國企業正在更多走向國外的時刻。共產黨領導人想以更多的金錢和新的思路提升國家媒體的吸引力和競爭力。過去幾個月,國家電視巨頭中央電視臺也明顯擴大了外語頻道,播放阿拉伯語、俄語和西班牙語節目。在共產黨的黨校、大學和外交團體中,‘軟實力'一詞極為時髦。最近,《人民日報》說,‘中國要受到世界喜愛,必須採取所有可能的措施,向世界展現自己'。

1949年共產黨取得勝利後,新華社成了政府部門、中國最重要的新聞發布單位。新華社社長與部長同級,直到今天,新華社仍然有兩大功能:一是向高級幹部不加修飾地報導國內外事件,二是向報紙、廣播、企業和各部門提供經過審查的新聞。

與整個新聞報導系統一樣,新聞控制也經過精心打造。編輯部從共產黨、國家安全系統和政府各部門定期獲得指示,被告知哪些題材屬於‘敏感話題',工人罷工和上海世博會的真實費用等問題都可能歸於這一範疇。」

為維護「形象」不惜隱瞞真相

為了維護「國家形象」,中國新聞檢查部門甚至可以隱瞞掩飾人命關天的大事。最近,甘肅、青海等地發現,當地奶粉中三聚氰胺含量是限定值的500倍。正當父母們為自己的嬰幼兒擔憂時,新聞檢查部門刪除了所有有關報導。《柏林日報》注意到,毒奶粉受害者維權道路艱難而漫長:

「大多數受害家庭接受了折合600至3000歐元的國家賠償,而一些人不願就此了結。為此,他們受到嚴厲懲罰。去年 11月以來,兒子患有腎結石的前記者趙連海遭到關押,只是因為他在網際網路上成立了一個維護受害家庭利益的團體。今年三月,他被送上法庭,罪名是‘危害公共秩序',現在法院尚未做出判決。

週一,又傳出一名死亡兒童的父親被判處一年勞教的消息。這名叫唐琳的男子在網際網路上發泄怒氣,威脅要進行報復。中國網警發現了他的文章並於今年五月逮捕他後,快速做出了判決。」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