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貴州省施秉縣恆盛有限公司195名工人被確診為矽肺病,這一數字創下了企業一次性檢出矽肺病人數全省之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家高污染企業竟是當地「學習和實踐科學發展觀」的典型。
然而,《檢察日報》的記者採訪發現,這個好典型實際是個不僅以犧牲職工生命健康,也以犧牲當地資源、環境為代價畸形發展的高耗能、高污染企業,企業每生產一噸工業硅,平均耗電1.3萬度,電費成本佔公司生產成本的比重通常都在50%以上。
不僅能耗高,污染嚴重也是恆盛公司一大特色。由於長期在粉塵環境中作業,公司的工人早在2006年就出現頭暈、氣悶、乏力等症狀,但公司並未給予應有的重視。今年3月,一些網友將恆盛公司可能上千工人患職業病這一情況在網上發布,引起了中央領導重視。今年4月,在上級部門的督促下,恆盛公司對公司目前在崗在冊和部分已離廠的工人總共1337人進行了職業健康檢查,最終確認其中195人為矽肺病人,工人矽肺病檢出率竟高達14.58%。這些工人中,還有261人X光胸片有不能確定的塵肺影像學改變,需半年後進行複查。
如此污染典型的企業,竟然成了科學發展觀的典型,這是多麼滑稽的現象。當地政府和相關部門,尤其是環保部門,監管職責究竟體現在哪裡。
據瞭解,2005年前後,恆盛公司投資2000多萬元,購置了5套粉塵回收設備,並通過了當地環保部門的驗收。但是回收粉塵「不經濟」等因素,導致這些設備基本上是個擺設。可以想像,每次環保部門例行公事的檢察,都看到設備的正常運轉,但實際上,人一走,設備就停。你要說環保部門的人員不知道這貓和老鼠的默契遊戲,那一定是低估他們的智商了。
更令人氣憤的是,據悉,公司的快速發展,顯然得到了當地領導和有關部門的大力扶持,如建廠所需辦理的手續,有關部門「特事特辦」,只用8天時間就辦妥了。公司資金週轉遇到困難,縣財政撥出5萬元專款進行扶持。重大事故發生以前,當地安監、衛生等行政主管部門曾下達過整改通知書,但由於某些領導的保護,「有關整改措施落實得都很差」。
我們要問是哪些領導在護短,是哪些部門在爭一隻眼閉一隻眼?我們經常聽到地方政府官員重視環境的口號,我們也經常聽到環保部高官的嚴厲執法的口號,但是當一個極端反面的典型出現時,我們發現,這些口號竟然真的只是口號。「特事特辦」是不是環保部門防水的典型官方語言!!!
據說,直到重大事故發生,當地領導仍企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在矽肺病患者的治療、賠償等問題尚未解決、此次事故調查結論尚未向社會公布的情況下,當地政府竟然又在進行協調,試圖讓這家高污染、高耗能企業早日恢復生產。我們期待當地政府和環保部門又一個令人信服的處理意見,而且必須追究企業、政府及有關部門責任人的責任。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 關鍵字搜索:
- 污染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