醬釉刻劃題記撲滿
青釉刻花武士紋碗
考古工作者在清理古窯
湖南望城
胡道明
春水春池滿,春時春草生。
春人飲春酒,春鳥鳴春聲。
這是湖南望城縣唐代銅官窯遺址--瓦渣坪出土的一隻寄黃色瓜棱瓷壺上的詩。詩中有情有景,有聲有色。吟之使人自然聯想起清粼的溪水,嫩綠的芳草,香醇的美酒,成雙春鳥的鳴唱,好一幅生氣盎然的春天景畫。
瓦渣坪位於望城縣銅官鎮至石渚河一帶.南距長沙27公里,東依山丘,西臨湘江,遺址30萬平方米。瓦渣坪在丁字鎮古城的右前方,是當年堆放陶瓷碎片的碼頭,現在這裡遍地是陶瓷碎片,或大或小,或圓或方,俯拾即是,故名瓦渣坪。當年銅官窯的陶瓷器就是從這裡一船舶銷往各地,成為我國唐代三大出口瓷器地之一。銅官窯始於中唐。盛於晚唐,衰於五代,由於黃巢起義,截斷了外銷之路,再加上瓷土短缺,燃料供應也有一定困難,窯址逐漸北遷到銅官鎮附近,瓦漁坪終成為歷史的陳蹟。
1983年,長沙市文物考古部門曾對一處古龍窯址進行了考古挖掘,出土了大量陶瓷珍品,包括有碗、盤、盂、洗、壺、瓶、壇、枕、燈、硯、鎮紙以及各種雕塑小玩具等,當地農民還拾到了一隻鑄開元通寶錢的陶範,併發現了有絕對紀年的器物,如元和三年 (808年)的罐耳陶瓷模,大和二年(828年)的小瓷壺等,證實了銅官窯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
銅官窯出產的陶瓷,不但造型精美,釉色勻潤,繪畫精緻,彩色和諧,而且在我國陶瓷歷史上有兩大創造:一是她是我國釉下彩的發源地。陶瓷專家反覆論證,陶瓷釉下彩工藝在唐代中葉的銅官窯已經應用,推翻了釉下彩起於宋代的說法。另一大創造就是本文述說的瓷器上寫上的詩句,還有諺語、俗語等文字。
從近幾年已出土幾百件詩陶瓷壺上看,詩的體裁主要有五言、六言兩種,其中大部分是五言詩,有近50種字體以行楷為主,不見草書,更不見篆書,說明識讀的對象主要是不高的廣大群眾。壺上已發現唐朝著名詩人的詩3首,如初唐韋承慶作的五絕《南中詠雁》是:
方里人歸去,三秋雁北飛。
不知何歲月,得共爾同歸。
其餘多為陶工自己創作和當時流行的里巷歌謠。
瓷壺詩的題材相當廣闊,有讀書處世、道德倫理、邊塞征戰、商旅活動、愛情思緒以及即興遣懷等等。
描寫讀書處世的有:
白玉非為寶,千金我不須。
意念千張紙,心存萬卷書。
陶瓷工人懂得,知識比白玉、黃金還寶貴,將這樣淺顯易懂的詩寫在壺上勉勵人們不要一意追求金錢財物,而要勤奮好學,求得知識。
描寫倫理道德,講究禮貌的詩有:
客人莫直入,盲入主人嗔。
射門三五下,自有出來人。
這首詩闡明瞭到別家串門時,不要莽撞,要講究禮貌。
描寫遊子和旅人思鄉懷親的詩有:
一別行千里,來時未有期。
月中三十日,無夜不相思。
夜夜挂長鉤,朝朝望楚樓。
可憐孤月夜,淪照客心愁。
這兩首詩使我們看到了一千多年前的古人別開離鄉的思鄉的情緒。後一首詩哀怨傷感的情調刻畫入微。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我國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