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為何寫信忌用紅筆?

 2010-06-29 22:11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在港臺和閩南等地方,民間歷來有"丹書不祥"的說法,親戚朋友、情人知己之間,飛鴻問候,互通情愫,都諱用紅筆。如果誰用紅筆寫信,收件人拆閱,一見紅字,未讀內容,就知道寄信人家裡有喪事或災情。人們忌諱用紅筆寫信有著深刻的文化歷史背景。

唐代案牘規定,皇帝除了降詔外,有所訪於群臣,則用朱書御劄。後來,明、清皇帝御劄,猶用朱書,稱"朱諭"。

清制,內外奏章或特降之旨,由皇帝硃筆指示書寫,明其出於親筆,稱"朱批",或"朱批諭旨"。

二是帝王頒發給功臣的一種證件,也用紅筆書寫,如"丹書鐵券",就是用紅筆寫在鐵板上使功臣世代享受免罪特權的契卷,類似現代普遍流行的勛章(或獎章),只不過其形制稍有不同、內涵較為寬泛。但從其源流、功能、性質等進行考查,鐵券是勛章的雛形。

以上兩種意思與普通老百姓生活關聯甚少,幾乎不沾邊。而直接影響人們觀念,造成"丹書不祥"的心理因素,很可能是下面第三種的意思。

丹書是用硃筆記錄罪犯的名冊,因古代罪人的名冊都要用紅筆書寫。我們在戲劇舞台上,經常可以看到古代官府衙門主持審案的官吏在判決死囚時,就用硃筆在判決書上將犯人名字勾去,然後將死囚推出去問斬。因此人們忌用紅筆寫信。

除上述因素外,如今用紅筆寫信還被認為是絕交的意思。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