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十八漁民撐「諾亞方舟」救出數千災民(圖)
十八漁民兄弟撐「諾亞方舟」救出數千災民
建陽童遊街道應急分隊漁民兄弟用竹排解救受困群眾(王柳珍 攝)
英文《中國日報》6月26日報導:持續特大暴雨襲擊閩北,南平建陽市大量民房倒塌,村鎮農田受淹。18位漁民兄弟聞訊而來,撐著6 米長、1米寬的竹排穿梭在大街小巷展開救援,他們至少救出1500多災民。小小的竹排在這一天一夜的時間裏便成了被困居民的「諾亞方舟」。
6月19日,強降雨襲擊建陽,城區超警戒水位5.44米,城區三分之二地帶進水,出城通道全部中斷,供水供電告急……洪水開始淹沒村莊大街小巷,局部出現特大洪水。
18名漁民緊急救援
危機時刻,一聲號召,今年48歲的張良福通過幾個電話迅速聚集了長期在河裡捕魚的十幾位漁民,他們熟悉水性,又十分瞭解當地地形,給救援災民贏得了寶貴時間。他們第一站便伐去童遊街道水東炮臺山救援。
19日下午四點,童遊街道水東村的部分村民房屋被淹,沿崇陽溪一線的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面臨嚴重威脅。漁民立刻分組奔赴營前社區、下馬亭、火車站等地,參與被洪水圍困建陽二中師生救援工作。
晚上,救援燈光很暗,建陽童游片區的人多,低窪建築物又多又密,巷子多而狹窄。要想進到裡面,得穿過層層電網,七拐八彎。有些拐彎地方不容易撐進去,為了救一位低保戶老人,試了三次都沒有成功。大水中,房子與房子被隔開,像一座座「孤島」。
張良福介紹,竹排在狹小的小巷或村道非常的實用,而衝鋒舟會由於水量不夠,體型大因而不便轉彎救援。「一個竹排承受量最大不超過600斤,一般每次運出能載4個左右。」張說,不會為了多救人而增加每次救援人數,因為如果超重會翻船。「我們也要保證他們安全。」
在學坊巷,一棟三層樓房已被洪水淹了一層,一名男子把頭伸出窗口向張良福大聲喊:「我母親老了,爬不下去,能不能幫一下。」窗口離竹排足有2米高,怎麼把他們救下來?
「別著急,把你們家的籮筐拿來,用繩子綁結實了,讓老人坐在裡面,你們在上面慢慢放繩。」 張良福說。辦法果然有效,老人的兩個兒子找來家裡最結實的籮筐用粗繩套牢,把老人和小孩一個接一個通過手動「升降機」送到竹排上,就這樣,全家都安全轉移出來。
李貴陽是當地皮鞋制定的老闆,他和孩子當時從二樓爬下,也是乘著竹排脫險的。他非常感謝這些漁民兄弟的救命大恩,李告訴記者:「他們把我們送到安全地帶就離去了,當時我都還來不及說聲謝謝。」
今年46年張良兵是撐竹排救援中的一員,他還是張良福的弟弟,家中排行第二。還有老三張良發。他們親兄弟齊上陣。老二張良兵說,救援最危險的是泥巴牆隨著 洪水衝擊隨時會倒塌,還有就是電線桿。洪水淹沒村莊有1.6米高,就在電線上下方撐竹排救人,有時也怕碰到觸電。
自6月13日以來,福建持續的強降雨,使閩江、九龍江、汀江等流域多次發生超警戒、超保證水位或超堤頂高程的大中洪水,引發嚴重的山體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災害。他們此次在福建南平建陽市童遊街道救援中,形成獨特的「一排排」風景線。
救援不是為了錢
大哥張良福在當地漁民中威信最高,人緣最好。他13歲就輟學在家,就開始學習捕撈打魚,祖輩也是漁民,沒有土地。此次救援持續到20日17時,洪水漸漸退去救援才結束,整整一天一夜。累的他們回家吃飯連筷子都拿不起來。
受救的64歲的楊國良以及家人,回想當時的驚險場面,至今仍心有餘悸。「要不是漁民兄弟撐竹排來救我們,後果不敢想像。我孫女看到洪水把家裡一層門框都淹沒了,就哭的厲害,家人急忙打電話求救。」
作為大哥的張良福還告訴記者救援的「特殊」經歷。有好多個被救的災民在被轉移到安全的地方去後,要給他100至1000元不等酬勞,以表心意。但張良福當場拒絕,然後撐著竹排去尋找下一個被困災民。
「我們不是為了錢,大家有困難就來幫忙,體現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是應該的。」張良福告訴記者。
據中國日報記者統計,在18位漁民兄弟中,張姓的有14人,有三家10人還是親兄弟同上陣。他們當中還有多位參加過98年抗洪搶險。在現場救援中,有村民告誡他們洪水湍急,自己也會有危險。張良福說:「能幫助更多人是我的快樂,我已經忘記危險了。」
截至6月26日,今年以來全國22個省(區、市)累計洪澇受災人口6870萬人,農作物受災4358千公頃,因災死亡379人、失蹤141人,倒塌房屋39萬間,轉移人口454萬人,直接經濟損失約824億元。福建有300多萬人口受災,緊急轉移70多萬人。
這18位漁民兄弟的名字是:張良福、張金貴、張良兵、張順通、張良發、張金玉、張金清、張金國、張金米、張立強、張金柱、張順飛、張月良、翁平標、陳玉林、張良榮、陳細林、陳雙發。
建陽市位於武夷山南麓,另稱潭城。以「閩北糧倉」、「茶果基地」、「林海竹鄉」著稱於省。據瞭解,此次福建南平建陽市共轉移群眾3.6萬多人,有效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目前,建陽沒有發生一例因災死亡人員事件。
- 關鍵字搜索:
-
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