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學熱但缺乏常識

武漢大學國學院院長郭齊勇表示,近年來中國出現「國學熱」,反映民眾對國學的渴求,但國學熱背後卻是常識缺乏和精神缺失。

中國青年報報導,郭齊勇在今天舉行的武漢大學國學院揭牌儀式指出,現在熱播的電視劇對白中常出現「你的內人」、「我府上」等詞語,還有1位博士生給導師寄賀卡竟然寫上「某某先師收」。

他說,曾有1位大學教授寫過關於老子「道德經」的大學通識教育讀本,其中對「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臺」中「如享太牢」的解釋竟然是「像坐大牢一樣難受」。作為國學教育者,這樣的「笑話」讓他感到「很難為情」。

太牢是指牛、羊、豬等牲口。

郭齊勇指出,近幾年中國出現「國學熱」,反映民眾對國學的渴求,應該正確地因勢利導。「論語」、「老子」等國學典籍不能「戲說」、「俗講」,而是要「正講」,而正講的前提就是要讀懂,不能錯得太離譜。

他認為,要重視國學教育的「草根性」,比起形式,繼承國學精神更重要。

郭齊勇說,小時候,家裡人都吃不飽,母親依然會把熱騰騰的飯盛給乞討的人吃。國學不僅是一門學問,還是全社會的終極關懷。民間有「善根」,基於國學典籍的文化認同和倫理共識,能對當今社會發揮精神安定和心理療傷的功能。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